-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集
气滞血瘀。痰为阴邪,其性湿浊,湿性黏腻,致病难愈。病久入络,脉络瘀滞,痰瘀互结,阻塞肺
络,肺失宣降而致咳。慢性咳嗽原因虽多,然由肺之主气乏权,呼吸吐纳不利,而有咳逆上气则同,
故止咳宁嗽降气化痰为历代医家所习用,少验罔效之例虽由病程过长,机因烦杂之客观原因外,与
肺主气为多气多血之脏,诊治者常用补泻肺气,很少辅以活血调营不无关系。叶天士亦认识到咳嗽
“初病在气,久病在血”,故慢性咳嗽临证常辅以活血调营,通络逐瘀之法。俾气血调和,肺之生理
功能便可顺利恢复。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所说: “盖人身气道,不可有塞滞,内有瘀血,则阻
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
慢性咳嗽经久不愈,机因繁杂,风痰瘀交错为患,脏腑功能失调,常表里同病、虚实一体、寒
热错杂,临证时当详辨病机,审因论治,切忌见咳止咳。
基于“菌毒并治理论运用热毒清口服液治疗
流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童佳兵,李泽庚,彭波,杨程,张念志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38)
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近些年,
全球范围内几乎每年都有局部地区的暴发或流行,其发病率居传染病首位。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
程中,中医药在防治流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中医学对流感的认识,加强中药
复方防治流感研究,积极拓展研究思路,具有急迫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菌毒并治”;热毒清口服液;研究思路与方法
流感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及传变迅速,有时卫气营血界限殊难分清。
我们提出:流感病因为“热毒”,兼有瘀毒、风毒。毒邪袭肺,卫表不和,为其基本病机¨1。治法上
倡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的“截断扭转”的学术理论。以“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散结消瘀”为法,创
制“热毒清口服液”,治疗流感,体现了“截断扭转”的治疗思想,逆流挽舟,化险为夷,更体现了
《内经》中“上工治未病”之思想。“菌毒并治”既包括清热解毒,还包括清热化痰、益气扶正等治
法。基于“菌毒并治”理论,运用热毒清口服液对流感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与方法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l、研究目标
1.1促进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能力提高
流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病毒传染性疾病,开展中医药防治流感研究是提高中医药防治
重大传染病能力的基本前提。据WHO估计,每年因流感引发的严重呼吸道疾病有300’-500万例,导
致50万人死亡。流感导致的高致病率和死亡率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由此支付的医
疗保健费用及对生产力的影响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十分惊人,构成社会的沉重负担。
以“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散结消瘀”为法,创制并临床应用20余年的我院的院内制剂“热毒清
口服液”,治疗流感,体现了“截断扭转”的治疗思想,近年来,以流行性感冒为代表的新的病毒感
染性疾病时有发生,如甲型流感、SARS、手足13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对热毒清口服液抗病毒的多层次、多途
径、多靶点的深入研究,达到更好地治疗目的,是关系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的重大科学问题。这也
为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能力奠定基础。
1.2继承和创新中医药防治病毒传染性疾病理论
·44·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集
中医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与传染病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斗争,形成了有效、成熟的。
理论与方法,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整体认识上形成了温病学理论,在诊治上形成了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理论,在发病体质方面形成了“中医体质学”理论,在预防
方面形成了“治未病”理论等,这些中医原创理论构成了中医药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框架理论体系。
“菌毒并治”理论是我国著名中硒医结合专家王今达教授总结提出的治疗法则。王氏提出“菌毒并
治”的耙点不仅是细菌病毒本身,还包括菌体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内毒素,将西药抗生素的杀菌、抑
菌作用,同中药活血清热解毒、消除细菌内毒素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中西药物的有机结合,
防治细胞的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