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与展望.pdfVIP

安徽凤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与展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风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和展望 · 53· 安徽凤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和展望* 王献溥 于顺利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摘要 为了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正在大力推进全国乡 村旅游发展。安徽省的凤阳县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表现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文 化多样性的典型性和独特性上。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将之建设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以促进地方经 济的发展。本文拟探讨一下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 农村生态建设和旅游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彼此密切相关,相 互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包括许多内容,例如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生态农业的发展、退耕 还林还草还湖、生态城镇、循环经济和生态教育等是比较重要的(王献溥和郭柯,2004),它们当 中不少是开展旅游的重要资源。不久前,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为了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示范区,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业两个行业的优势,利 用“三农”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同时,积极探索科学地保护自然环境、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 产、民族民俗文化的新途径(王献溥和郭柯,2006;王献溥等,2006)。凤阳县不但拥用丰富而独 特的旅游资源,而且还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应抓往这个机遇把乡村旅游事业大大向前推进 一步,将之建设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为繁荣地方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拟探讨一下有关 的这些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1凤阳县的自然特点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属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 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28oC,绝对最低气温一24℃, 绝对最高气温40℃,年降雨量1000mm左右,总面积1950km2,人口73万。南部为丘陵山 500 地,主要由石灰岩所构成,局部地区夹杂有砂页岩地层,海拔200 m左右,个别山岗可达 600~700 I11。天然森林保存较好,石灰岩山地为以榆科植物为主的石灰岩落叶阔叶林及其演 替系列所构成,主要建群种有朴树(Celtis parvi— (Zelcova schneideriana)、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化香(Platycarya (Paliurus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92015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77i070号)资助。 · 54·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Ⅸ 要建群种有麻栎(Quercus hu— kalkora)、毛株(Swidawalteri)等,山谷阴湿处有时混生少量青冈 peana)、山合欢(AIbizzia chinensis)、大叶女 栎(CyczD6nzn咒。声sisglauca)、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冬青(Ilex lucidum)、石楠(Photiniaserrulata)。对江淮地区来说,这些森林是不可多得 贞(Ligustrum 的,它们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发展生态旅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国植被编辑委 员会,1980)。北部为平原地区,海拔200m以下,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主要从事稻麦一年两 熟耕作制,旱地以玉米、黄豆、花生、小麦、棉花、油菜轮作、间套作二年三作制,果树和其他经济 林木种植不多。村落和道路周边树木种类比较简单,大多以不同品系的杨树为主,偶尔见有小 片油桃、板栗的栽培。有些丘陵山地曾广泛引种黑松,生长并不理想,实践使人们认识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