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张志明①榜国平②
摘要简要总结进^新世纪以来中国粉涉质海岸.河口、岛群泥抄运动规律研究的新进展,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
术的突破,沿簿撵水航道和巨型河口航道链治技术的巨大进展,新材料的开发以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
深八分析港口建设技术的发展趋势:港口岸线开发与利用向深度化发展,船舶大型化引发港12深永化、离岸化,港口
建设技术复杂化,深水港El规模大型化,大型深水港口高品质化,老港u城市化改造步伐加快,港El对集疏运系统的要求
越来越高等。
论述丁建设资碌节约、环境友好型港口,港口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复杂自然条件下沿悔深水港口建设面临的
重大技木问题。
关键词绿水港113;建{殳技术进展;发展趋势;重大技术
改革开放以束,特别是加人WTO和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对
沿海港口需求t分旺盛,是巾国沿海港口建设史上建设速度最快、成绩最为突出的时期。
2001年以来全国沿海港口相继建成投产以大型专业化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等为代表的泊位
909个(圈1),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65个.新增港u吞吐能力163亿吨。沿海主要港口建设取得重大
进展,泊位吨级结构趋于合理;沿海主枢纽港人工深水航道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整
治二期工程圆满完成,10m水深延伸至南京。
豳I青岛前湾如万吨缠矿百々用码头
到2006年底冷国沿海港口(含长江干线南京以下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5142个,其中万吨级以
上深水泊位1253个,集装箱泊位234个,综合通过能力达到344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7147万
TEU,港口适应度(通过能力/吞吐量)为088:1。
2006年中国沿海港丌总吞吐量达到39
4亿吨,其中集装箱吞肚量达到8800万TEU,港口吞吐量
。中奎水运规捌设计院,教授级高I。北京市国子监街船号,100007,d岫赫血i喈oPⅢ讯…。
o中变水运规划设计皖.高缴I程师.北京市国子监街鹄号,IOOC07,y㈣moping@p抓一cn。
287
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位。12个港口进入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7
亿吨,为世界第一大港。
现代港口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除了传统的运输功能外,还初步具备了工业功能、贸易功能和商业
功能,增强了港口对区域经济辐射与带动作用。
2中国深水港口建设技术取得的巨大进展
中国深水港口、航道整治等一大批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河口整治技术等总体上已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大型、高效港El机械装备研制与开发取得了质的飞跃,总体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
球港口机械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逐步得到应用,提高了港口工程的品质。
2.1基础性与通用性技术的发展
(1)河口海岸泥砂研究取得新进展
数学、物理模型研究,特别是数模和物模相结合的复合模型的研究,粉沙质、淤泥质河口海岸泥沙运
动规律研究,流急、含沙量大的岛群泥沙运动规律研究,适航水深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
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岸河口多功能数学模型软件包,总体上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在泥沙模拟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物理模型试验普遍采用不规则波进行试验,试验潮汐控制
技术有了较大发展,更接近自然状态和工程实际。
上述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长江口、珠江口航道治理,应用于天津港、洋山深水港、黄骅港等港VI建
设,取得显著成效;还为国外提供了技术咨询,扩大了国际影响。
(2)基础数据获取、设计方法及结构的监测评估等技术
定位工作普遍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工程地质钻探中取样普遍采用多种类型薄壁取土器,
静力触探实现自动记录和计算机实时数据处理。
· 广泛采用野外数据采集技术、微机辅助制图技术、电子海图测量等新技术。
注意了中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发展环境,尤其是市场环境已发生的深刻变化,设计贯彻以人为
本、人与自然相和谐、可持续发展、全寿命周期成本等理念;注意了港口功能的变化对总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