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订次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交流套
浅析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中医养生知识传播困境
罗浩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大众文化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21世纪的第一个10
年里,一度出现几番“中医热”的文化现象。在此风云际会的文化浪潮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门
类,中医养生知识势必需要回应这些文化需求,势必需要在刻下的文化语境中修饰、明朗自己的身
份和应对方式。
一、藏不住了t精英文化失去壁垒
对于中医学知识而言(包括中医养生知识),有自身独特的传承方式和传承规律。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的安春平、车离、程伟等系统梳理了古代中医学传承方式的变迁,认为“师徒授受和家传一直
是中医学传承方式的主体”,宋以后“读书自学”的传承方式才开始越来越显著H1。杨金生、王莹莹、
程莘农等反思了当下语境中的中医学的传承发展,他们相信“师徒传授是中医学培养人才的历史选
择”,而“高等学校教育是中医蓬勃发展的主要源泉”,并特别提出“应加强中医文化的普及教育”
和“利用现代科学进行批判的传承”哺1。
但是,不论古今,中医知识的传承过程中都带有明显的精英色彩,即形成一定的壁垒,以“保
障”此类知识不被普通大众所随便获取。
就师徒授受而言,“古人挑选徒弟非常严格,不轻易传授于人”,今天的“师承传授”更是既要
考虑导师资质又要考虑学生素质:“传承人的确认,应在国家层面选择那些继续在综合性医疗机构从
事临床医疗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者,并由管理部门在一定范围内成立名老中
医临床经验传承教育导师组,有计划地组织多名徒弟,聆听教师教诲,让更多的人受益”。就“读书
自学”而言,中国古代一直到宋代“全国性的雕版图书统一市场”似乎都还没有形成哺1,虽然“北
宋时国家藏书与私人藏书,多对读者开放,”“缮抄官书”使得图书流通范围有所扩大,“私人藏书家
的图书流通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能参与图书流通过程的仍然是大臣、士子及其所属的精英阶层。
而到明清时官府藏书控制更严。“私人藏书家对于图书是重藏轻用”【7】,图书获取并不容易,“读书
自学”还是精英阶层的事情。就现代的高等教育制度而言,尤其是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而言,其
骨子里的精英培训意识是不言自明的。
如此看来,中医一直在精心经营着自己的精英身份,在知识传承中自觉不自觉的形成壁垒,中
医养生知识也自然熏染于这一传统之中。但是,中医养生康复的知识毕竟是藏不住的,且不论古代
那些“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弃文从医士子和以其他学问鸣世而兼及养生的文人(前者如朱丹溪,
207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交流会
后者如高濂、李渔),中医知识被他们视为“秀才学医,笼里捉鸡”,根本没有知识壁垒的存在。如
果说这些文人业医还是精英阶层内部的“跨学科研究”,那么大众流行性读物中中医养生类知识受到
的欢迎则反映出中医养生知识的去精英化。明末清初为例,文学家李渔的文艺著作《闲情偶寄》就
在杭州、苏州等地遭遇盗版。而今天更是如此,当中医学人还在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等圈内的语
言标定自己精英身份而听众寥寥的同时,“草根”明星却正在用“求医不如求己”“把吃出来的病吃
回去”等大白话创造着“神奇”。
当地球变平,信息不再能够被遮盖,民众有了自己读懂古文的能力或者能想到办法读懂古奥经
典之时,如果我们仅仅用“经典”或晦涩的学术语言来标定自己的精英身份,往往会失去效力。那
我们是固守或制造神秘感,还是放下身段和大众和解呢?
二、出畅销书:精英意志被大众胁迫
是不是人人都能学会中医养生知识?在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语境中,这样的闯话,答案由不得
精英阶层给出,而来源于大众心底愿意相信的那个“心理事实”(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从社
会学角度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不是“事实如此”的东西)。
正因为大众愿意相信中医养生知识是藏不住的,是没有壁垒的,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所以,
近年来中医养生文化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一中医养生文化产业链条上生产的文化商品——大众健
康类畅销书成了大众的宠儿。2005年花城出版社《人体使用手册》北京开卷图书信息公司监控销量
为23万多册;2007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求医不如己1》开卷监控销量52万多册,江苏文艺出版
社《不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