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全国第七次中医急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6.2肝组织病理学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结构严重破坏,肝小叶不完整,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
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坏死。汇管区见大量炎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保肝益胃合剂高剂量组大
鼠肝脏组织结构轻度破坏,细胞排列较整齐,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细胞浸润都明显减轻。其它各组
的肝组织破坏程度及脂肪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等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均优于模型对照组,但不如
保肝益胃合剂高剂量组。
7.讨论
肝脏疾病常常波及到肝外组织器官。CCL4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主要是通过破坏肝细胞膜剂内
膜结构损伤或坏死,引起肝细胞的破坏,从而使胞浆中的成分释放入血。AST、ALT水平是肝损伤
疾病中诊断最为敏感的指标,肝细胞受损时酶从细胞中逸出,导致其血清水平显著升高。
本研究参照施新猷12】方法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灌胃CCL4研究急性肝损伤伴发胃粘膜的
损伤情况。实验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ST,ALT均显著升高,预先给予肝胃合剂高剂量组
(30
g/kg/d)的大鼠血清中AST,AU’均明显下降。肝脏病理学检测结果也提示肝胃合剂对CCL4
所致的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医学认为引起急性肝损伤的病因多为感受时邪,或饮洒过度,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等,
急性肝损伤发病主要是肝脏受伤,但其中包含胃气受伤、正气不足的因素,故笔者提出治疗肝损伤
时,应该用调肝保肝与保胃气并举的方法,故拟保肝益胃合剂用于治疗急性肝损伤,每于临床获效。
方中苦参、黄芪相配,一苦一温,一升一降,茵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白及收敛止血、清热利湿、
消肿生肌;紫苏梗宽胸利膈除胀满;蒲公英苦寒清降、消肿散结:砂仁和胃气降湿浊;五味子酸甘
养阴、护肝利胆。诸药配伍,共奏宁络护膜、护肝合胃之功效。
参考文献
2.施新猷.现代医学实验动物方法学[M].人民医学出版社,1999,457.
关于中医急症发展战略的思考
刘仁毅邓亚维
重庆市巫山县中医院(404700)
摘要通过对中、西医学急症治疗发展史的回顾和对比,了解到中医急症治疗在中医学历史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中医急症治疗在中医历史上的成就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
·285·
2010全国第七次中医急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用,从历史的回顾中可以看到中医急症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医急症治疗的停滞导致了整个
中医学的萎缩和倒退。从而提出发展中医急症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其一是人才问题。其二是中医
急症发展的方向。其二是中医急人员所具备的业务素质。其三是中医急症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中医急症;发展;战略
中医急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在全面阐述中医学理论系统结构的同时,较详尽地论
述了急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疗大法,从而奠定了中医急诊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将某些
急症冠以“卒”、“暴”,如“卒中”、“卒心痛”、“暴厥”、“暴胀”等,反映出当时对急症的突然性和危重
性已有充分认识。司马迁于《史记》中明确的记载了,在2000多年前,名医扁鹊就曾用针药使患“尸
厥”的虢太子复苏。在笔者所涉猎的文献中这是世界最早的急救复苏成功的案例。1700多年前张仲
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已探索总结出了急症的辨治规律,提出了“急下存阴”、“回阳救逆”等对急
症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方药。对许多急危重症的认识和治疗不仅只是停留表面现象上,而从中医的
病理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治疗的方药,至今乃非常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如冠心病心绞痛,
在《金匮要略》中称为胸瘅,认为其病机为上焦阴寒,阴气上逆。治以宽胸降气、消痰开结。方药
用栝萎薤白一类的方剂,这是至今世人公认的有效方药。然而西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晚在1730
年,由德国内科医生确edrichHo胁arul于1730年首次描述”心绞痛”的症状。他提出的治疗方案,
腹泻法、排气法、放血疗法等效果不好。1768年7月21日,英国内科医生Willia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