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具工业
模具工业 2010年第36卷第5期
微 电机连 接簧 片 多工位 级进模 设计
崔太兴
(西安交通大学 激光红外应用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49)
摘倭:分析了微电机连接簧片成形工艺,介绍了连接簧片排样方案与多工位级进模结构,级进模包括
冲裁、弯曲、卷圆等多种工序。生产实践表明:级进模结构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率高,可供类似零
件的成形提供参考。
关键词:连接簧片;级进模;卷圆
中图分类号:TG38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l68(2o10)05—0025—03
Design Ofmll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for spring leafof
micro.motor connector plug
CUITai-xing
(ResearchInstituteforLaserandInfraredApplications,Xi’anJiaotongUniversity,
Xi’an,Shaanxi710049,China)
Abstract:A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wasdevelopedbasedonanalysison theofrming technique
ofthe springleafofa micro-motorconnectorplug. diestructure and layoutdesign were pre-
sented.11lediecombinesprocesseslikeblanking,bendingandrolling,whichisflexibleandreliable
and canmakequality ofproductsefficiently.
Keywords:spring leafofconnectorplug ;progressivedie;circlerolling
1 零件成形工艺分析 次卷圆、1次弯曲、2次整形成形,弯曲回弹必须严格
图1所示接触簧片材料为H62,料厚0.2rrrn,生 控制。卷圆是零件成形的难点,基于质量和模具成
产批量60万件。零件展开外形较简单,但成形工艺 本等多方面考虑,决定先卷圆,后弯凸成形,以减小
复杂,包括冲裁、弯曲、卷圆等工序。零件需经过3 零件变形和简化模具结构。针对零件卷圆特点,采
6 结束语 2【】陈毓勋 .板材与型材弯曲回弹控制原理与方法M【】.北
(1)整体式压边圈不能根据零件各部分结构特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点合理地分配压边力的大小,导致零件有些区域塑 f3]DOEGEE,9 假RN.Blank-holderpressureandblank-
性变形过度而开裂,有些区域变形不充分而回弹量 holderlayoutindeepdraw~ ofthinsheetmetalJ【】.
很大,零件的总体成形质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AdvancedTechnologyofPlasticity.1987(11):1305—1314.
(2)对于高强度钢板。分块压边圈能够实现随 4【】孙成智,陈关龙,林忠钦,等 .利用变压边力控制技术改
零件位置变化而设置不同压边力大小的要求,有效 善盒形件成形性能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o3,37
地控制零件各部分的材料流动,减少成形不足的区 (12):1883—1886.
域,使塑性变形更充分、均匀,从而有效地减小零件 【5】刘林虎,李淑慧,林忠钦,等 .基于压边力设计的高强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