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笪塞主些——
最低粮温的检测和数据分析,并绘制5条折线组成的粮温变化曲线图。
“扒皮”分析软件的应用,直观地反映了粮温的变化情况,准确地表述了粮堆的“冷心热皮”现象。
1.3.3粮堆分部位“扒皮”体积计算我库规定,每个测温点代表的粮食体积为一个长方体。以
相邻的两个测温点间的距离的一半为其边界;靠墙、地面、粮面的距离为其边界。每个部位占粮堆体
15.3%,东西墙各4.4%,南北墙各5%,中心54%,底层11.9%。
1.3.4我库目前的储粮工艺技术我库使用的是一机一道式的地上笼通风管道,砖混仓路径比
当平均粮温≤0℃,最高粮温≤5℃时结束通风。每仓工作时间约7天,净通风时间约50小时。平仓后
聚苯板封堵门窗通风孔;小麦仓粮面塑膜压盖,玉米仓粮面不压盖;在以后的储存期内,主要进行冬
季机械通风或冬季自然通风,夏季开窗和排风扇通风,排除仓内积热;储存期内未进行整仓环流熏
蒸,粮食未发生结露和霉变。18栋仓中只有2l号仓1栋中心部位因发生害虫有发热点,其余17栋仓
中心或底层没有发热点,测温数据反映的发热点经查实为测温点故障或测温线埋置错误所致。局部
点曾发生过害虫,使用磷化铝药片包埋人害虫点杀灭。因而,我库使用的储粮工艺基本上是目前通用
的常温常规储粮工艺技术。
1.4实测粮温数据和分析比较
30至2003年12月30日,各测温点粮温检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比较粮温变化情况。
1.4.1实测粮温数据情况
20℃的天数为115—160天。最高粮温15℃的天数185~210天。
31.0℃。最高粮温20℃的天数为115~155天。最高粮温15℃的天数为180—210天。
27.5℃。最高粮温20℃的天数为0~120天。最高粮温15℃的天数为0—180天。
最高粮温200C的天数为0-85天。最高粮温15℃的天数为0~180天。
27.5℃。最高粮温20。C的天数为0-130天。最高粮温15。C的天数为145~200天。
..132..
中国粮油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
最高粮温200C的天数为0—125天。最高粮温15℃的天数为110~180天。
天。平均粮温10℃的天数正常值为0天,因中心有发热点所致,平均粮温lO℃的天数为0—45天。
中心最高粮温全年变化幅度正常值为1.0—11.5℃,差值10.5℃。因中心有发热点所致,最高粮温
110天。最高粮温15℃的天数正常值为0天,因发热点所致,为0~145天。
高粮温200C的天数为0~110天,最高粮温150C的天数为0~145天。
1.4.2粮温分析比较
1.4.2.1粮温是保证储粮安全的重要指标。目前使用的粮温检测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直观可
靠、成熟的检测技术,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
1.4.2.2目前我库使用的未经隔热改造的平房仓,采用冬季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但不进行机械
或其它冷源制冷的常规储粮工艺技术,即可以保证各仓全年平均粮温15℃,但是,无法实现最高粮
库仓房和储粮工艺技术不能完全实现低温储粮。
1.42.3使用粮堆分部位“扒皮”分析方法,粮堆中“两温”较高的部位依次是表层、南墙、北墙、东
墙和西墙;中心和底层在没有发热点的正常状态下,“两温”均能达到低温储粮标准,且“两温”均能控
制在≤15℃或是更低些的范围之内。
1.4.2.4在相同的储粮工艺技术条件下,轻钢仓虽然气密性较砖混仓差,但因其隔热性能较好,
轻钢仓的“两温”指标好于砖混仓。
1.4.2.5砖混小麦仓和砖混玉米仓比较,“两温”差别不大,储存品种对“两温”的影响可以忽略。
1.4.2.6各仓分部位比较两温差别明显:①各仓表层部位“两温”基本相同,差别较小,说明表层
“两温”受气温、仓温的影响和控制,而仓型、储存品种、储粮工艺技术的影响可以忽略。在目前仓房和
储粮工艺技术条件下,表层“两温”不能达到低温储粮标准,其大于“两温”的天数为115—170天。②各
仓东西墙部位“两温”差别很大。因有山墙和隔墙的区别,或是相邻仓房出入粮时隔墙暴露在外的影
响,隔墙“两温”均能符合低温储粮标准,但相同仓型的各仓东西山墙的“两温”差别很大,大于“两温”
的天数为0~120天。③相同仓型的各仓南北墙的条件相同,但“两温”差别很大。大于“两温”的天数为
0~130天。④各仓中心和底层“两温”差别最小。目前的仓房条件和储粮工艺技术可以保证中心和底层
“两温”符合低温储粮标准。
1.4.2.7在目前仓房条件下,通过提高以冬季机械通风为主的储粮工艺技术水平,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台山发电厂给煤机遥控信号瞬时消失触发RB误跳上层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pdf
- 台湾南部泥岩挖方边坡浅层滑动之探讨.pdf
- 台灣都市污水回收再利用推動現況-以台中市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為例.pdf
- 探索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pdf
- 探索创新跨越发展--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友城工作.pdf
- 探索磁选尾矿的回收.pdf
- 探索集体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化发展——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pdf
- 探索决策新方法构建和谐新农村.pdf
- 探索体育企业自主创新之路.pdf
- 探索小区控漏新方法降低供水企业产销差.pdf
- 以绿色轮胎为代表的风神内涵式发展创新实践做法介绍.pdf
- 以學習為名的勞動%3a初探學生勞動者的困境與權利--以臺灣大學工會的案例為核心.pdf
- 因材施教%2c探索多元化的化学人才培养模式.pdf
- 银企联盟供应链探讨.pdf
-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探索与实践.pdf
- 应用非线性回归理论探讨钠钙玻璃高温电阻率的计算.pdf
- 应用探针和影印技术筛选单独转化L-山梨糖生成2-KGA的菌株.pdf
- 影响超声波换能器回波频率的因素及控制办法.pdf
- 用光学成像检测甲烷气体泄漏.pdf
- 用激光烧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测定锡多金属矿床中的锡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一个关键问题的思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