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相似道―船子《船居寓意》解读并略及黄庭坚《诉衷情》.docVIP

道,相似道―船子《船居寓意》解读并略及黄庭坚《诉衷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相似道―船子《船居寓意》解读并略及黄庭坚《诉衷情》   摘 要:《船居寓意》实现了诗情与禅韵的完美融合,空灵洒脱,气韵高远,其意境大气圆融,不染纤尘,这是船子和尚根尘迥脱,圆融自在的道者气质的反映,黄庭坚的《诉衷情》虽脱胎于《船居寓意》,然而穿凿做作之痕显见,缺乏船子之诗的空灵洒脱,气韵高藐。二诗的差别是道者和相似道者气质的差别。   关键词:《船居寓意》;船子和尚;禅;圆融自在;《诉衷情》;黄庭坚;不同   船子和尚名德诚,遂宁人,约生于中晚唐时期,隐居华亭(今上海松江县),师药山惟严,常乘小船往来松江、朱泾间随分应缘,以纶钓度日。有《拨棹歌》39首传世,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船居寓意》: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一   “千尺丝纶直下垂”,千尺丝纶,何其精细,又何其幽远!在水平风静,皓月当空的夜晚,置其于灵潭善水之中,摒住气息,就这么等鱼儿来即钩吧。月也虚彻,鱼也轻盈,人也闲闲,何其胜妙圆融的垂钓。   佛法何异于垂钓,唯精细方可深邃。《坛经》言: “学人自出家。览十载有余,未明大意。”[1]船子和尚亦言:“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此事”[2]。研经十载,却未明经意;参修三十年,仅可明一事,求法之难可见一斑,否则二祖何用“立雪断臂”。佛法之难求,在于其甚深微妙,在于其由逻辑、由文字而超越逻辑、超越文字,最后毕竟唯心而如是如是现量,即所谓的教外别传。文殊菩萨言:“世尊,非思量境界者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无有文字。” [3]言语道断,文字逻辑仅如渡河之舟筏,过了河,舟筏自无用处,如《金刚经》言:“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4]因此,道者文字如幻,一切如幻,无如幻不能本性安立,清净安立;凡者文字如实,一切如实,于是,一切处一切时虚伪安立,不净安立。于是,由凡而圣,何其不易,得贫之又贫,去之又去,用尽腕力,大炼精钢,半毫拟议即妄,半点文字离道即有千山万水。   直下垂,何者为直?中道为直,不执为直,不攀缘为直。欲得直,但莫取一切相。“千尺丝纶 ”皆因不执不攀才能“直下垂。”佛法难知难解难行,唯此“直心”,即可知可解可行。“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5]。看六祖?能的实际风范:   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6]   ?能尽管此时未知法,由“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可见,其心何其纯粹无杂,何其直截无余。惠能后知法、得法皆神速,无不由此内在气质,如船行于中道,不东不西,不南不北,只是绝枝节杂碎而去,笑傲江湖,并豪迈乃岸。   另者,从“直”字还可以看出修行人探求佛法之坚贞勇猛,佛法无戏论,于顺于逆,皆应不二住持,中直奉事而平和兼容,此为真精进勇锐,“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7]疲极苦极而能不左不右而能唯心,此可直,此可道。如船子言:“着气力,用精神,莫作虚生浪死人”[8]。   “一波才动万波随”,就诗来看,上句写静,此句写动,动静相宜。此时,平静的江水因丝纶的拨动而波光粼粼,其景唯美。此句,表层表钓;深层表禅。道者喜以水表道,因水最灵动,如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9],如佛陀言:“大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10]其表道者如水,处善处恶不争一而如如;亦表凡者不归真如,因妄起浪二而不如。因此,就禅而言,此句可有二种根本表述:净熏与不净熏,“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11]觉者越觉;迷者越迷。佛者如觉,觉一法而觉万法,了一心而了万境。见净修净,知一切法唯心,知常念方便,随顺除遣,知不一即不二,不二即不一,止观融通,于是,久习淳熟,渐趋猛利,渐积圆满。众生如迷,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乃至逐渐弥漫,恶习越向宽广。   船子作为一特立独行之菩提行者,其内在气韵甚深难测,其境界应是荡荡纵横,左右逢迎,因而对其诗其句有多样之解读,是符合义理的。   二   “夜静水寒鱼不食”,夜色下,万籁无声,江水重归于静,静而能凉,鱼儿应有一个惬意的梦吧,好一个空寂的夜晚。佛家表禅喜用“静”、“净”,时而清静,时而清净,乍看以为文字有错,其实不然,其实为禅者表禅之圆融。因无语才静,有语则有来去,有来去即有生灭;因净了才空,不净即拖泥带水,即有执,即不空。因此,净与静真为殊途同归。老子言:“清静为天下正”[12]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