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学校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
张勇铁红
贵州省现有民族49个,除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因从政、从军、从教、
从工、从商等来黔的以外,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
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等为贵
州世居民族。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同一民族总人
口的50%q8%以上。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为1300余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8.8%。少
一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一论文集一砒 数民族人口比重居全国第3位(以上数据引自《贵州民族志》)。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根据
贵州的省情,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于2002年7月颁布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三十条要求,
“中小学应当将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机构可以
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双语教学”,“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课
程。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的专门人才”。《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是该省民族民
间文化进校园的法律依据。
为了使该省各级教育、民族事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更好更快地贯彻执行贵州
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2002年10
月联合下发《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
称《意见》),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纳入政府正规教育的管理体系。下面笔者通过对侗
族地区侗歌进课堂实验进行探索。得出“学校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
径”的结论。
I一)《条例》和《意见》颁布前的情况
《意见》里作了简要的回顾:“我省部分民族地区多年来坚持将少数民族喜阐乐见
的民族民间文化引入课堂,收到很好效果.培养了一批多才多艺的少数民族人才。民
族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重点考虑了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和民族艺术等.为贵
州民蕨民间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就笔者所知。笔者的家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
治州榕江县三宝侗乡从19M年起就开始了民族音乐(侗歌)进课堂的实验,至今已
有20多年的历史了。
1_侗歌在中小学的实验
1984年,时任榕江县文化馆馆长的侗族音乐家张勇(侗语“普虹”),带领县文
化馆的音乐工作者,在他的家乡车江乡车民小学开展侗歌进课堂的实验,把优秀的侗
族儿歌教给学生,学生喜欢,家长支持.学校认可,从而拉开了侗族地区侗歌进课堂
实验的序幕。实验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编写侗歌乡土教材。榕江县文化馆除本馆人员深人民间搜集、整理、翻
译侗族少儿歌曲外.还向黔湘桂三省(区)侗族地区音乐工作者广泛征集,1985年
编印出侗族少儿歌曲选‘长大要当好歌手)(内部出版),用作乡土教材。当年任中
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老音乐家吕骥接到我们寄去的这个歌本后.将其转给了(JL童音
乐)杂志,《儿童音乐》主编张文纲来信赞:“吕骥同志转来了你们寄给他的侗族少
儿歌曲选长大要当好歌手》.我看了感到很兴奋。我们兄弟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中
小学音乐补充教材。歌选里的少儿歌曲侗族风格非常鲜明,真是爱不释手”。湖南怀
化侗族音乐家吴宗泽也称赞:“你们编的歌本很好.收集了侗族少儿歌曲的精华。我
在靖州办了15天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教唱了《琵琶叮咚唱新歌)《我们幸福妈辛
苦)《蚂蚁歌)‘小山羊),效果很不错,教师们非常喜欢。”榕江县原锡利乡吴云老
师在给县文化馆的信中写道:“80年代初期.我调到田榜小学任教。当时在校生只有
50人.虽然多次上门动员.一点效果都没有。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偶遇
‘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次我到县教育局参加教师业务培训会,结识在文化馆工作的张
勇(普虹)同志,当谈到侗族文化时.他赠给我一本《侗族音乐教材》。回校后.我
将教材里的歌逐首教给学生,并利用课外活动和晚上时间来排练节目.深入各自然寨
非桕质文化遗产儡护的相美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语言严密性.doc VIP
- 高压配电柜日常维护保养方案.docx VIP
- 国考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强制氧化-尿素还原法(FO-UR)烟气脱硝成套技术.doc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招标代理服务技术方案104页.docx
- 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公司法中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性质界定与归责原则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