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思窥视法——中国乡村民族志中的乡村中心主义与尴尬.pdf
第 28卷 第 1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0I.28 N0.1
2011年 3月 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JournalofSocialSciencesEdition Mar.,2011
反思窥视法
中国乡村民族志中的乡村中心主义与尴尬
石 汉
[摘 要] 文章从 明恩溥的 “窥视法 ”比喻人手 ,探讨 了中国乡村民族志 田野工作 中隐含 的乡村 中心主
义与尴尬 问题 。文章首先讨论 了乡村中心主义 的持续影 响,即农村代表 “真正 的”中国的观点 。它将农
村和城市割裂开来 ,并否认农村也有现代 日常生活。若承认如今 中国农村也出现 了现代 日常生活,并且
普通百姓清楚乡村 中心主义和它 的对立面 (城市 中心主义和现代性),那我们就需要找到合适 的研 究方
法去处理 日常生活 中乡村主义和现代主义表述的社会用途与纠葛 。文章接着论证 了 “反思窥视法”正
是一种合适 的方法 。从笔者在湖北省西南部做 田野调查遇到 的尴尬人手 ,笔者认为 “窥视法 ”的窘境是
一 个反思当代 中国乡村道德话语与行为 日益模糊的好起点 。
[关键词] 民族志;乡村中心主义 ;尴尬 ;中国
一 、 导论
明恩溥 (ArthurSmith)1899年 出版的 《中国乡村生活》是西方观察家最早系统描述 中国农村
的作品。在该书第一章中,明恩溥开篇 即指 出,“数量 多得难 以置信 的中国人 ”生活在城市之外 。
鉴于村庄和村 民的数量之多 ,以及 中国悠久的文明,他认为 “要连贯有序地梳理 中国人 的生活现
象”是 “绝对不可能的”。”。因此 ,“关于此深邃主题 ,唯一可行 的拓展我们知识 的途径 ,就是对我们
有 限的眼界内碰到的、或多或少的经验细节进行审视。”¨儿。对于这个印象经验主义,明恩溥作了一
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
应 当说 ,要观察一个房子里正在发生什么,一个上好的方法就是揭开其屋顶 ,不过 ,其
前提是不能干扰房子里的人。如果我们想理解 中国人 ,我们就必须揭开他们的屋顶 ,去 了
解房子里正在发生什 么。当然,这对于外 国人来说 ,难于上青天。不过 ,它可以模仿 中国
人 ,将一个湿手指放在纸窗户上 ,使得窗户上留下一个小洞,通过这个小洞,至少能够观察
到某些东西。虽然本书由一些既不太连贯而且相 当不精致的章节组成 ,但是这些章节都
是关于中国人实际生活现 象的研 究,对这些现 象的观察 ,即有赖 于上述 “窥洞” 。任何一
个对此主题足够 了解的人都有权提 出自己的看法,但仍无助于弥补感知不完整之不足 。
然而,他们表示,虽然如此 ,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属于 自己的兴趣。…
因此 ,明恩溥将他对中国农村印象式描写的方法看作是对 “中国人真实生活”的一瞥。而对于
外 国人来说 ,最好的一瞥就是将他 的目光聚焦于中国的村庄和农家 ,因为,正如明恩溥在该书的前
言 中所写—— “村庄是 中国的缩影”¨ 。
[收稿 日期] 2010~12—15
[作者简介] 石汉(HansSteinmtiller),英 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讲师。
①原文为英文 ,本文 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杨佳译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谭 同
学审校 。
②本段译文 自开头至此处参考 了已有 中译本的翻译 (见文献 [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这种认为农村准确代表了中国的想法,与早期称赞 中国大城市富丽堂皇的西方人对中国的描
述是十分不同的。例如 ,马可波罗就曾称赞杭州 的财富 ” ,基督教神父奥伐罗 ·塞默多曾大量描
写了中国的城市文化 ,1793年出使北京 的马戛尔尼使团成员也坚信北京是 “世界上最伟大的”的
城市 。“乡村”等于 “传统”、等于 “中国”这一借喻等式,是在特定 的、以 “现代… 城‘市 ”和 “西
方”为衬托的历史背景下才出现的。在 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和国家建构话语 中,刚刚引入的现
代概念——农村和 “农民” ,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个应急服务设施点选址模型分析.pdf
- 单位圆周上广义Fourier积分的收敛性(英文).pdf
-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合成中时间控制方法研究.pdf
-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新进展.pdf
- 单晶MoO3纳米片:静电纺丝法制备及光催化活性.pdf
- 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选相元件的研究.pdf
- 单砂体精细刻画技术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pdf
- 单粒子灵敏度标定阈下修正技术及其应用.pdf
- 单索面斜拉桥主梁变宽段模型试验方法.pdf
- 单股髌韧带与四股胭绳肌腱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疗效的比较.pdf
- 发动机热机应力测试中的温度补偿技术研究.pdf
- 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以印度德里为例.pdf
- 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相似对贸易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pdf
- 发展中的生物仿制药行业——即将失去专利保护的药物将对生物仿制药企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pdf
- 发展壮大市郊工业 构筑产业调整基地.pdf
- 发展循环经济会计的相关探讨.pdf
- 发展性咨询——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模式.pdf
- 发展特色烟叶的卷烟工业使用基础探讨——以始兴烟叶在广东中烟使用为例.pdf
- 发展非公经济助推富民强省--"十一五"陕西非公经济发展迅捷.pdf
-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性优势 构建城市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