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
脐疗作为中医内病外治的一大特色疗法。一方 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
面利用穴药即局部外源性药物,透皮弥散和渗入吸 幻”。“外治药中多奇方,学识不到断不能悟,或少见
收后作用于人体除产生局部治疗作用外,还可通过 多怪,反訾古人为非,则大不可”。清代小儿科名医陈
体循环发挥调节全身脏腑的”药效“。另一方面药物 复正在他所著《幼幼集成》一书中完整而系统地记载
在穴位内逐渐吸收可产生相对持久的刺激,激活经 了一些有关幼儿脐疗治病的优秀方药,把脐疗开始
络。一可透邪于外,无深入内陷之患,又可激发五脏 应用于儿科临床。到了近现代,这一疗法越来越受到
六腑的机能,激发脏腑经脉之气,调节气血运行,恢 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无论是在I临床还是理论研究万
复人体天然机能,更能恢复元气,通过扶助正气,培 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认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经
植本元,达到扶正除邪。双效叠加,不单纯是刺激穴 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感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是低
位作用和药物作用算术式的相加,而是在刺激穴位 电阻的运行通道,而神阙穴是人体阴阳气化的总枢,
对机体进行整体性、良性调整的前提下使药物的作 是调整人体整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药物贴敷于神
用呈几何式放大,从而产生双向的调节和治疗作用。 阙穴,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极强的药理效应,起
发明专利一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遵循 单项和双项的调节作用。以调整人体的生埋机能。随
“有诸内必形诸外”经络学说、药物归经等理论而形 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
成的内病外治——中药敷脐外治法。 把透皮疗法和经络疗法结合起来,内病外治,为现代
脐疗由于给药途径特殊与传统给药方式(口服 社会提供新的绿色医疗保健模式,将对脐疗的发展
及注射)相比,透皮吸收制荆,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 及应用起到极大的推动。
应及肠胃灭活,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 1.2脐及脐疗的功能
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毒性和副 脐窝为神溯穴,隶属于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
作用,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增强了治疗 督脉相表里。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岐”,脉经气
效果,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 相通,同时任脉与督脉周循全身,分别总督阳脉和阴
顺应性,减少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等优点,而且中医 脉,内联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
经皮给药疗法与中医经络理论相结合,既有穴位刺 骨,内通外联,承上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
激的作用,又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通过 《类经图翼》中所说:“脐,夫生之门即死之户,所以人
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故一种外 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者,以其为生命之源,此至阴
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治疗小儿泄泻,发挥了药物、 之地,而实元阳之宅YlO《难经》提出“脐下肾问动气,
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而使疗效倍增,所以它有其独 人之生命也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
特的优势。显示出小儿腹泻脐疗贴具有广阔的发展 门,三焦之源”、“主通行三焦,经历于五脏六腑”。故
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脐“腹者有生之本,百病皆根于此”。为脐疗防治全身
I研究现状 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脐疗多方面的功能争作
1.1r中医脐疗的理论朔源 用,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大致可分为7
内病外治是中医理论精髓之一,根植于中医学 种,(1)温补益气、回阳固脱。(2)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丰富的理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照明系统(西门子InstabusKNXEIB系统)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完善.pptx
- 智能照明控制方案1843.pdf VIP
- 新型αvβ3和Neuropilin1双靶点正电子成像探针18FFAlNOTARGDATWLPPR用于脑胶质瘤的PET显像研究.pdf VIP
- GB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docx VIP
- 高中地理新老教材比较研究——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为例.pdf VIP
- GB 50487-200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2022年版) .docx VIP
-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百分数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 VIP
- 街道居民议事会组织与运行规范.pdf VIP
- 关于绑架的小故事-绑架关起来的故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