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者有补气助阳之功,常用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炙甘草、大枣
等,用于以脾胃气虚为主的病证。李老健脾善用白术,且用土炒以增其疗效。认为白术是健脾益气
助运化的主药,与党参略有区别。二者皆为健脾要药,但白术健脾助运,脾失健运,尤其是脾虚生
湿者最为适宜。党参偏于益气健脾,脾虚而致气虚神疲、乏力、短气者用之最宜,既能健脾而又益
气,由于其味甘易致中满,阻滞气机,故李老常在脾胃病无胃脘痞闷胀满时用之。偏阳虚寒湿或脾
胃虚寒者,又需辛热之品以温补脾阳以助运化,如桂枝、吴茱萸、干姜、制附子、肉桂、高良姜、
蜀椒等。以此为主用于脾胃气虚、阳虚证收到良效。
3脾病多湿,健脾要祛湿,利湿即所以健脾:李老治疗脾虚证还常从祛湿着手,认为脾虚生
湿,湿浊困脾,则常影响脾的运化功能。祛湿常用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以燥湿、温化寒湿等法。
对于脾虚生湿,以致湿盛为患者,健脾尚需配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等渗湿利水之品,使水湿
下渗而脾运得健,此即如李老常言:“利湿即所以健脾”。芳香化湿常用砂仁、白蔻仁、佛手、藿香、
佩兰等药物,使湿浊得化,脾气自健。至于苦以燥湿,李老认为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治疗当遵《素
问·至真要大论篇》“湿淫於内,治以苦热,以苦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脾苦湿,急食苦
以燥之”之旨,对脾为湿困者宜用苦燥祛湿之品。但苦味药亦有偏温偏寒之异,味苦性温者多以燥
湿浊为主,常用药如苍术、白蔻仁、砂仁、厚朴等,适用于脾湿偏盛者;味苦性寒者则以燥湿清热
为主,多用于脾胃湿热蕴结或暑湿伤中之证,常用药如黄连、黄芩、茵陈、栀子等,临床上视证而
各有所宜。李老特别指出,对于脾胃病湿热蕴结者,清热不可纯用苦寒,以免苦寒太过伤及脾气。
温化寒湿用于脾虚中寒者。脾气虚、阳虚,运化力差,致寒湿中生,治用桂枝、干姜、附子、肉桂
及丁香、半夏、茯苓等药物。李老认为,脾病多湿、湿为阴邪而治重温燥,白术、茯苓、陈皮、半
夏、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等是李老治慢性脾胃病常用的基本药物。并结合湿邪阻滞部位,随证
治之:如湿蒙于上,而致眩晕、首重如裹者,宜合风药胜湿透窍,如天麻、细辛等;湿滞于中,而
致脘闷、纳呆、呕逆者,宜伍芳香化湿、理气行湿之品,如白蔻仁、藿香、佛手等;湿注于下,而
致溺短、濡泻、鹜溏者,宜配淡渗之品以渗利,如泽泻、苡仁、猪苓等;湿泛肌表,而致身重肢肿
者,宜少佐解表燥湿之品以宣散祛湿,如羌活、独活等。体现了李老健脾用祛湿药的治疗用药特点。
4治脾胃必须紧密联系肝:李老治疗脾胃疾病,并非只从脾胃着眼,根据脏腑相关理论,注
意从肝调治。因肝的疏泄条达,可有助于脾胃的正常升降、腐熟功能。无论隋志伤肝、木郁乘土,
或饮食损伤脾胃。还是脾胃久病虚弱、土壅木郁,均可导致肝脾失调或肝胃不和,脾、胃、肝三者
相互影响。临床各种慢性脾胃病证,其病理不可能仅在脾胃,常涉及于肝,故治疗脾胃病时必须辅
以疏肝理气之品,“治肝可以安胃”。治疗肝病时,亦必注意健脾和胃。根据病机重在肝、脾、胃之
虚、实、寒、热不同而随证施治。李老在研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
时根据脾虚、肝郁、胃滞的病理特点,在治法上结论性地提出“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学术
观点。根据“木郁达之”的原则,李老治脾胃病常选用香附、柴胡、郁金、青皮、枳壳、木香、西
茴、乌药等疏肝理气。对脾胃虚寒证,在温中健脾药中,注意酌加抑肝之品以防土虚木乘,如白芍、
桂枝、香附、郁金等;对于肝郁脾胃气虚下陷之证,常选用党参、黄芪、山药、白术、柴胡等药物
培土养肝。
5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脾胃病不可单治一方:脾胃同处中焦,功能相连。脾主运
化,为胃行其津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有助脾之运化而化生气血;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脾
与胃,纳运互济,升降相因。脾虚失于健运,必将导致胃气壅实;胃实失于和降,亦将导致脾的健
运失职,故脾病必涉及到胃,胃病亦必涉及到脾。因其相互影响,因而在治法上,治胃必健脾,健
脾必和胃,治胃病须用健脾之药,治脾虚病宜伍和胃之品,以使相辅相成,脾胃同治,不可单治一
方,但须依其病机之重点而随证用药。对于脾虚失其运化兼胃滞者,健脾益气之际常需配伍少量行
气和胃之品,如砂仁、木香、陈皮、厚朴、枳壳等,以调畅气机,醒脾和胃,促脾之运,变“守补”
·596·
为“通补”,即补中寓通。胃病食积内停,治宜消食导滞,但食积日久,则损伤脾气,若单投消导,
又易克伐正气,故当伍以健脾补气之品,如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山药等,消食和胃与健脾
益气同施,消补兼顾,但用药关键在于掌握消补之分寸,随证化裁。李老指出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
出入之枢纽,故调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第一次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Let’s learn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doc VIP
- 急诊急救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智慧城市生命线工程综合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解决方案.ppt VIP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自评价报告..docx
- 石油化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研究.pptx VIP
- 电大《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2.4答案.pdf VIP
- 2026年咨询工程师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VIP
- 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研课题成果.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