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茎线虫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探讨.pdfVIP

甘薯茎线虫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薯茎线虫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探讨.pdf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 1期 一 l23一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等.甘薯茎线虫病 田问抗性评价体系探讨 [J].江苏农业科学,2011(1):123—125 甘薯茎线虫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探讨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马佩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2004--2009年应用病地(圃)自然诱发鉴定法鉴定 了525份(次)甘薯材料的茎线虫病抗性 ,获得一批对茎 线虫表现抗侵入性的资源材料。甘薯茎线虫病田问评价体系受较多因素影响,田问发病不均匀 ,使得某些材料的鉴定 结果不稳定,针对试验存在的问题,对现有评价体系的某些参数进行矫正,从而减少试验误差。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抗性 ;评价 中图分类号 :$435.3l5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1)01—0123—03 甘薯茎线虫病在我国各地薯区都可产生危害,严重时可 相同,而且 由于抗性分级标准不一致,造成某些品种鉴定结果 导致减产 70%以上,是植物检疫对象之一 。多年研究表 差异较大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评价抗性体系的某些参数 明,甘薯品种对茎线虫病的抗性表现为抗侵入性和抗扩展性 进行适当矫正,例如抗性评价标准从以往的防治效果调整为 2种类型。抗侵入性是指品种在病虫环境中,由于木栓层较 t-2$U对病情指数表示 。本研究根据 2004--2009年的试验 厚且木质化程度较高,使线虫不易侵入体内危害;抗扩展性是 结果,就进一步完善甘薯茎线虫病抗性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指品种在病虫环境中,体内产生一种保护层使已侵人体内的 1 材料与方法 线虫无法继续危害 。基于甘薯茎线虫危害方式,其抗性评 价方法大致分为 2类,一是病地 (圃)自然诱发鉴定法,二是 试验地点选择在 2个地区,2004年在江苏省赣榆县柘汪 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法。前一种方法可鉴定品种的抗侵入性和 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病圃地,2005--2009年在江苏省泗洪县 部分抗扩展性,但准确性受 自然条件和人为管理因素影响较 重岗社区农户甘薯茎线虫重病田。 大;后一种方法鉴定的结果与生产实际不相符合 ,因此只 参试材料:2004年高代品系89个、育成品种 31个;2005 能根据不同研究 目的而采取相应的方法。由于甘薯茎线虫病 年高代品系9个、育成品种9个;2006年高代品系96个 、育成 田间发病受土壤和气象等因素影响,致使历年田问病情不尽 品种27个;2007年高代品系69个、育成品种 21个;2008年 高代品系68个、育成品种 12个;2009年高代品系82个、育成 收稿 日期 :201o一03—31 品种 l2个。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 :2006BADI3B06—2—2)。 试验处理:每年 3月中旬小拱棚覆盖育苗。试验地起垄 作者简介 :郭小丁 (196O一),男,山西吉县人,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 前按正 常施肥量施复合肥 (N、P:O 、KO含量均为 15%) 甘薯遗传育种及产业化开发研究。E—mail:guoxd@jaas.ac.en。 750kg/hm 作基肥 ,垄距85cm。5月中下旬栽插 ,株距25cm, (上接第 122页) 和食指掐穗下部籽粒,掐破后流出的是清水而不是 白色乳浆。 45000kg/}lm ,播种时施磷酸二铵 150—225kg/hm 、氯化钾 此时即是成熟期,含糖量也达到峰值,可进行收获 。 75~112.5kg/hm ,或施 入 300~375kg/hm 复合肥 (N、 4.6.2 穗、秆的收获 成熟后可采取直立去叶法获取净秆, P:O,、KO含量均为 15%),拔节期结合第3次犁耥追施

文档评论(0)

39号书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