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pdf
综述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1 2* 1 2 2
陈妹琼 ,程发良 ,郭文显 ,张 敏 , 柳 鹏
(1.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东莞市绿色能源重点实验室,广 东莞523419 ;
2.东莞理工学院生物传感器研究中心,广 东莞523106)
摘要: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微生物为催化剂,既可以处理废水又可以产生电能,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综
述了近年来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炭材料的处理、炭材料的修饰对微生物燃料电
池产电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大规模应用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
用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阳极材料
中图分类号:TM 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7 X(2015)04-0857-04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anode materials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1 2* 1 2 2
CHEN Mei-qiong , CHENG Fa-liang , GUO Wen-xian , ZHANG Min , LIU Peng
Abstract: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with microbe as catalysts is promising novel technology with the potential to
degrade organic sewage and produce electricity. The novel research progress of anode materials in MFCs was
reviewed,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treatment of carbon basic materials and their functional modifica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icity produ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of anode electrode materials in
current MFCs were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future of MFCs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 microbial fuel cell; anode; anodic material
当前,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制约人类文明
发展的两大问题方面。一方面,化石燃料面临短缺。另一方面
我国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
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由有机污染物引起的水污染环境问题已经
成为21 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大问题。微生物燃料电
池(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可以同步废水处理与产电,因具
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微生物燃料电池
的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可以简单描述为:(1)底物于阳极室在 图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
微生物催化作用下被氧化,产生电子、质子及代谢产物;(2)产 阳极反应:(CH O) + H O CO +4 e +4 H+
2 2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