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农业教育,2014—1,1:119.123
19-123
HigherAgriculturalEducation,2014一l,l:1
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高职“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制度设计
贾生超,张新科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摘要: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制度设计上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向世界推介
的“德国经验”。借鉴德国经验,探究中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制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政府
保障“工学结合”教学的外部制度;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教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校内
外衔接的协调机制设计。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制度设计;应用技术大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981(2014)0l一0119—0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职业教育开始了“跨界” 结合教学在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方面提
发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学习与工作的 供依据和保障。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德国应
结合更加深入。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德国,注重学校 用技术大学,虽然只比中国高职教育早了10多年,但
教育的法国,实行企业和学校双轨教学的日本,以及 凭借完备的法律政策体系、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注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等国家或团体,都不约而同地将加 重实践的制度体系,已经成为世界高职教育的成功典
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视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 范。本文拟在总结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成功经验基础
方向。中国高职教育进入“后示范”时代以来,高职 上,探讨中国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制度设计内容。
院校的核心任务仍然是内涵建设,课程建设的重要方 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制
向仍然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工学结合”教 度设计经验
学源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论,符合现代职业 (一)应用技术大学“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社会
教育发展趋势,但在“象牙塔”式的传统教育惯性和 基础
僵化的外部合作环境作用下,实施效果不尽人意悼』。 联邦德国二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迅速走出了战
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制度缺失,使具有“校企联 争阴影,到20世纪60年代,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机
动”特征的“工学结合”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陷入“学校 械、电子等高科技产业技术含量不断增大,企业对高
单动”的尴尬局面。因此,只有构建系统全面的制 技术人才和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巨大,但崇尚
度,实现校企双方各自的价值诉求,形成全面、系统、 “纯科学、无功利的研究和教学”的学术型大学无论
深入、高效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工学结合”教 是在人才的数量还是类型上都无法满足企业界和社
学模式的作用。 会的需要,使联邦德国在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上开始
乔伊斯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建立 落后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引起了社会和企业界对高等
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包括理 教育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联邦德国二战后出现了
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 一个人口生育高峰,至20世纪60年代末,新出生人
个基本因素旧J。“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牵涉到政府、 口正好处于高等教育的入学年龄,接受高等教育的要
行业、企业、学校等众多参与主体,制度设计要为工学 求日益迫切,而当时的高等教育崇尚精英教育,大众
基金项目:江苏省2009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重点课题:“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制度设计:始构、现实与发展——中德
两国高职院校的差异性研究(57)。
收稿日期:2013一11·19
作者简介:贾生超(197l一),男,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张新科(1966一),男,党委书记,
教授,德国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德比较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管理。
■比较教育 cOMPARATIVEEDucATION
万方数据
·120· 高等农业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S盒优化的轻量级加密算法设计.pdf
- 基于Topsis法的安徽省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pdf
- 基于UG NX6.0充电器模具型腔的五轴数控加工.pdf
- 基于UGF的发电系统区间可靠性评估及其仿射算法改进.pdf
- 基于UG的消失模泡沫模样数控刀路优化算法的研究.pdf
- 基于VB的恒压滤饼过滤过程模拟的研究.pdf
- 基于VMM构建可重用验证平台.pdf
- 基于VRS技术的DGPS-PDA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应用研究.pdf
- 基于XCT技术的原位根系三维可视化研究.pdf
- 基于ZigBee和RFID的铁水包跟踪系统.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