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经历,苏轼的艺术人生智慧,苏轼前赤壁赋的人生观,苏轼的人生观,苏轼的的人生低谷,苏轼的人生,试论苏轼的人生观
学教育2009.11 作家研究
浅 潘
美
论 明
苏
轼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可说是一个诗、词、文、书、画皆
的 独步天下的文化巨匠。但他的一生,却宦海沉浮,屡遭贬
谪,忧患频仍,坎坷多舛。他的人生态度,深受儒家思想的
人 影响。“乌台诗案”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
此之前,苏轼秉持的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
生态度。不过之后哪怕一再贬谪,他还是尊主泽民,忘躯为
生 之。而横遭贬谪的苏轼,能在人生逆旅、仕宦险境中,做到
任天而动、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又缘于他受到佛道思想的
态 影响,汲取了其中的积极因素。正如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
展史》中认为苏轼复杂思想的构成因素,除了“儒家的底
子”,还有“庄子的哲学,陶渊明的诗理,佛家的解脱”。[1]
度 一.尊主泽民,忘躯为之。
苏轼出生于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
的熏陶。年少时即以东汉的“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范滂
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
仁宗嘉祐二年,二十岁的苏东坡和弟弟苏辙双双高中进
士。兄弟二人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经历极大地激发了苏轼的
功业理想,他觉得“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
何难”(《沁园春·赴密州马上寄子由》),立志要做一个风节
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主动请求
外任。在任职地方官期间,苏轼确实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政绩卓著。初任凤翔签判,他为舒民困,改革“衙前役”。任
杭州通判,他访问民间疾苦,了解运河堵塞的情况。任密州
太守,他率领民众,灭蝗减灾。任徐州太守,筑堤抗洪,“公
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宋史·苏轼列传》),最终取得抗洪
的胜利。他还亲身视察监狱,十分关心囚犯的健康。此时的
苏东坡,正实现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他的作品中也
洋溢着对生命永恒价值的追求,体现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
的弘道济世的生命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