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孟浩然山水隐逸诗的艺术特征.pdf
论孟浩然山水隐逸诗的艺术特征
0李成军 [齐齐哈 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艴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近些年来随着 隐逸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许多研究者们把更多的 目光移 向了开创盛唐山水诗派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作为王孟诗派的代表人物,在盛唐时代能够开宗立派,自然在山水 田园诗的创作上有超人之处,并取得一
定的成就。在山水诗创作上孟浩然深受南朝诗人谢灵运山水风格的影响,并使山水诗得到了发展。同时因其所具
有的隐逸经历和隐逸思想,使其 自然山水诗、田园诗带有隐逸的情调。孟浩然现存诗歌二百五十多首,其中有不少
作品表现他希望济世的抱负和决心以及不能济世的困惑和苦闷,而孟浩然最受人推崇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
一 、 改变主客体审美关系。形成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
李泽厚 曾说过 “六朝山水诗则是以自然作为人的思辨或观赏的外化或表现,主客体在这里仍然对峙着”(李泽
厚 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999年版,第101页),主客体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山水诗中景是景、情是情,二者割
裂互不相融,如诗中往往一半是写景,一半是抒情,这种形式就比较生硬和呆板,艺术性不是很高,不能形成景中
有情 、情中有景的令人 回昧无穷的诗歌境界。而孟浩然则改变以往做法 ,把山水当成倾心相诉的对象,把 自己求仕
不得的苦闷愁情融入到写景之中。因此,诗人眼中的景物都带上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其 ¨I水诗已达到融情于景、情
景交融的境界。如孟浩然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诗 :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鲛人潜不见 ,渔父歌 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 日。夕
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 门山,归来恨如失。
此诗为孟浩然登临汉江孤屿之作。王迥是孟浩然的好友 ,家住鹿门山,孟浩然在家乡时常去鹿门山看望他,写
作此诗时,王迥已经离开 了鹿门山,诗人在江中孤屿回想当年两人分手时的情景遂作 了此诗 。诗的前半部是描写
眼前的山水情景,看上去纯是写景,但景中充满了作者的感慨,“忆与君别时”至 “归来恨如失”抒发了作者的怀念
之情,两部分的过渡十分 自然贴切 。此诗先写清江悠悠,水落屿出的景色,“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以山岩翠竹
共同勾画出溪山之景。幽幽的深潭,密密的绿竹使景物在清雅中多了几分曲折幽深的神秘感。“鲛人潜不见,渔父
歌 自逸”诗人把神秘的 “鲛人 ”和 自在放歌的渔人对举 ,就是一幅恬淡安详的渔舟唱晚图,由此激起了作者感情的
涟漪 ,自然唤起下文对友人 的思念之情:诗中山水是如此引人向往 ,但如今只能 自己一个人欣赏,回想当年 ,鹿门
山上的别宴是那样兴酣意畅,如今却只有 自己孤单一人,怅然而归。孟浩然虽然在景物中没有显示 出任何主观活
动的痕迹,而通过描摹清旷、幽深的景色暗示和传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在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中感
到作者隐逸生活之惆怅和若失。
二、改变主客体审美关系,单纯形象提升为文学意象
谢灵运把摹写物象的再现手法带人nj水诗的创作中,是对山水诗的贡献,但我们从他的山水诗中很难感受到
作者的感情波澜,更难见出作者的性情与面容。他的山水诗还处于对山水的描摹与再现上,没有融入主观感情色
彩,也只能看出景是景 ,情是情 ,二者的分离与独立是很明显的。而孟浩然 山水诗中的形象 已不再是山水的原形描
摹 ,也不是在写景的基础上简单地摆放和加入 了自己的情感 ,而是采用 了艺术表现手法 ,将山水形象的刻画与 自
己的思想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山水诗中的简单形象提升为具有深刻艺术意蕴的形象。孟浩然山水诗中的山水
形象,是融人了他个人性情气质的一种文学意象。如他的早期作晶 《登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渐至鹿 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
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术 ,石床卧苔藓。纷吾感耆 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 ,高风邈 已远。白云何时
去 ,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 夕阳晚。
这首游览怀古诗先写乘船顺流赴 “鹿门山”沿途所见,再写登山后遥想 “庞德公”当年的行踪 ,缅怀他的高风亮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 /诗文品鉴1柏
节,表现 r涛人 年对故乡Ij百辈隐士高人的钦羡之情。 构成宏大的境界,有气象雄浑之感,给读背留下了一定
全篇从清晨写到 日暮 ,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游程的 的空白和想象空间,促使读者去 回味,去想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