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墅塑= 堑三星!旦堕型兰皇壑查堡鱼叁 !!型:
微乳液一中空纤维膜萃取钕的工艺研究
龚福忠1,2马培华1罗 艳2刘力恒2张丽梅2
(1,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宁810008:
2.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宁530004)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膜分离过程即非离子w/o型微乳液一中空纤维膜萃取,所用非离子
型微乳液体系为(OP一7-1-OP
4)/苯甲醇/I)2EHPA/煤油/HCI.在不同微乳液流速、料液流
速、微乳液内相盐酸浓度、料液浓度、以及不同中空纤维膜数等条件下进行了微乳液一中空纤
维膜逆流萃取Nd3+的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液和料液流速越小,萃取率越高,内相富集倍数越
大.微乳液内相盐酸浓度越大,萃取率越高,但富集倍数反而减小料液初始浓度越小,萃取率
和富集倍数越大当微乳液流速为6mL/rain、料液与微乳液流速比为3:1、微乳液内相盐酸浓
度为4tool/L、料液浓度为200
mg/L时,经过微乳液在三个中空纤维膜萃取器中的串联萃取,
N一+的萃取率迭96.3%,内相Nd3+浓度为4
238mg/L,是萃余料液浓度(74mg/I.)的572.7
倍,内相富集倍数为21.2.与膜溶剂萃取相比,文章所提出的膜萃取过程对Nd3+有更高的萃
取效率.
关键词:非离子W/L)型微乳液;中空纤雏膜;膜萃取;钕;132EHPA
中图分类号:TQ028.8文献标识码:A
自上世纪80年代后,用微乳液萃取金属离子的 自的中空纤维束内的管腔流动而完成分离过程,虽
研究越来越多,已成为萃取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 然这一过程具有非平衡性,但被萃溶质的传质阻力
一_l。6
J.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袁承业等早在上世纪 增加,而且膜萃取器的加工有一定难度.乳状液~中
70年代开创性地进行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和工艺的 李纤维膜萃取是使乳状液和料液分别在中空纤维膜
研究时就发现液/液萃取体系中微乳液的形成对萃 管腔内外逆向流动,萃取和反萃取在乳状液q,完成,
取有显著增效作用L7
J,随后曾平等研究了皂化P,。/ 中空纤维膜的作用是将乳状液与料液隔开,避免乳
状液和料液直接接触而导致乳状液发生再乳化、溶
煤油体系微乳液的性能及其对v(Ⅳ)的萃取L8]但
溶剂萃取和微乳液萃取都是基于相分散的传质过 胀等,该分离过程也具有非平衡性.本文开发了一种
程,相分散过程中易引起泛液、返混和溶剂的夹带损 新的膜分离过程即非离子w/o型微乳液一巾空纤
失,对微乳液萃取还易出现严重乳化现象.为了克服 维膜萃取,该膜萃取原理和过程与乳状液一中空纤
传统溶剂萃取技术的缺点,近十几年来一些新的膜 维膜相同,不同的是前者是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
过程被开发出来,如膜萃取、表面活性剂包容液膜、 体系,具有单相性,而后者则是在外界作功的条件下
静电式准液膜[9,10J以及乳状液膜一中空纤维膜L11J才形成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具有多相性此外,微
等.前两种膜过程是以具有巨大传质面积的中空纤 乳液的分散性远远大于乳状液,前者的微粒为溶胀
胶团,大小在5~lO
维膜为基础的固一液混合膜分离过程,其中膜萃取 m范围;而后者的微粒大小通
又称膜溶剂萃取,萃取有机相和料液水相分别在中 常在1-3”m,相差100倍以上.可见微乳液的传质
空纤维膜管腔内外作逆向流动,和传统溶剂萃取一 面积远远大于乳状液,传质速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样,膜萃取仍然是以平衡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