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精气,终致阴阳的偏盛偏衰。
《中国医学大成》研究
曹丽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医学大成》是巨型中医丛书,曹炳章编纂,初刊于1936年。原计划收辑365种医著,
解放前实际出版128种。此书辑录魏、晋至明、清历代重要医著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分医经、
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杂著共13类。1935年大东
书局在《申报》刊登《中国医学大成》整版广告,且附有书柜照片。煌煌巨著,震撼海内外中医
界。该书搜集内容宏富,被誉为中医药文献史上“前所未有之巨著”。《中国医学大成》出版到
136种、500册左右时,由于上海沦陷,大东书局内迁重庆,被迫停印。1945年,大东书局在上
海复业,因经理沈骏声已在重庆病故,新人无力重新出版,且原稿在战乱中部分散佚,这部书无
法继续出版。曹炳章对此殊为痛心,引为终身憾事。1990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与湖南岳麓书社
合作,由上海图书馆提供原大东部局排印本,岳麓书社拍摄后改为十六开大本重印,全书6大册。
随后,上海图书馆继续与岳麓书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根据曹炳章当年所定书目,以上海图
书馆藏书为基础,中医药大学藏书为补充,整理出版《中国医药大成》续编及三编。持续60年,
此巨著共收书370种,完全实现曹炳章的遗愿。
1.‘中国医学大成编纂缘起
1.1中医古籍的流传简介
1.1-1中医古籍的总体简介
1911年以前,中国古代书籍的分类是经史子集,医书通学隶属在子部。医书的政治地位远
不如经史重要,其数量却是最多。“中国医书之数量,远在政治、法律、农艺、货殖、诸科之上。
汗牛而不胜载,充栋而不胜庋。”[总目提要谢序]具体说来,医书“汗牛充栋.多至万余种。其
间搜罗最广者,如唐之千金外台方,宋之太来圣惠方,圣济总录,厥后金元明清等代,不下百数
十家之医籍……尚有不足称论者,实难整数。更有秘本未刊世者,亦殊不少……故中国医书著作
丰富,浩如瀚海,诚洋洋大观矣。”[总目提要时序]“历代医书多如恒河沙数,向无统计。多纪
氏之《医籍考》所载,达2902种。虽其中颇多亡佚,然晚清民国所作,尚不预焉。国医学术不
可谓不盛矣。医书虽多,然而向来印书甚难、流通至艰。古人绝少博览群书之机会。即时至今日,
坊间所备者,亦仅粗枝大叶。历来大规模刊书者。均必私意所好,或一隅所得之珍本为尚.向无
整个系统之巨刊。於是著书者,各据一隅各执一是。读医书者亦各窥一隅各崇一法,甚至各立门
户,自以为是。犹之昔时海禁未开,视中原即尽天下矣。[总目提要陈存仁序]
1.1.2中医丛书的概要简介
。医书中之合刊各家而成丛书者,当推元延佑二年杜思敬所辑济生拔萃所收之书为鼻祖。”
[总目提要宋大仁序]“元明迄今,集医学丛书者。无虑数十家,大要不外二类,曰专集,如刘
河间三六书、李东垣十书之类是也。日丛书,如王肯堂古今医统、薛立斋医学丛书之类是也。非
取材狭隘,限於一家之言,即繁而寡要,无裨实用所需。求能综合古今各科完备,取精用宏者,
殊未多。”[总目提要黄序]丛书的收书数量如何?“济生拔萃所收之书不过18种19卷,是纤仄
小品。虽具合刊丛书之性质,实未副丛书之用也。明王肯堂所辑古今医统、正脉全书,虽胜《济
生拔萃》.而所收亦不过44种。”[总目提要宋大仁序]
1.2 ‘中国医学大成编纂缘起
1.2.1中医古籍急需整理成为共识
“吾国医学不患无书籍可考,而患书籍太多。散漫而乏统系。泛滥而无指归……医道为人生
性命死亡疾病攸关,至重且要,设不经博学通儒深明医道之士,加以审查研究,整理厘定,则后
之学者,临楮兴望洋之叹,茫昧而莫知谁从,洵吾国医学之大障也。”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
张树筠序》
时至民国,中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夫中医学说……金元之后,医派纷争,各自
为政,更加上者不重,医界品流庞杂.以致医道衰微,非偶然也。逊清以来,新学东渐,吾国医
学遂为世界所诟病。数典忘祖之辈,矜时眩异之流,诋国医无专科。有书无统系。用意所在,非
至消灭不止。且以失时代性之阴阳五行。司天在泉等不经之谈,以为攻击之口实。故使国医处於
风雨飘摇之中。”[总目提要时序]
“顾自欧风东渐,泰西医术目为无余子,辄日‘中国医学无系统’……斯则中国医学非从事
整理,不足以言改进也。‘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杨志一序》
为了传统医药的改革复兴,大东书局决定为什么要整理出版《中国医学大成》,《编印中国医
学大成缘起》说:“本局以发扬中国文化为职志.鉴于中央国医馆前有整理印行国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