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福建·福州 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2006年1月
浅谈福州城市中植物文化的传承
林诫
(福州市闽江公园管理处,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通过撂讨古树名未.市对市花置民髂植物与据城主化的关系.提出传承植物文化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福州檀物文化传承
“植物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利用植物,供人类生存所衍生的各种文化,它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见
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当诸多的文化充实着城市的内在美时,如何让城市中有生命的文脉得以延续,让城市
中的植物文化得到传承,这是我们园林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本人就福州城市中植物文化有关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意在抛砖引玉。
i植物与榕城文化
1.1一棵古树名木都记载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流传着—个美丽的传说,是福州古城文化的承载者。
古树名木除了具有重要科研、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外,更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福州
古树名木以其树形奇特、种群大品种丰富而著称全国.同时,人们通过长期的审美活动对这些网世数千载的古树名
木融人了特有的历史灵魂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十大古榕’、华林寺“越山古荔”,到鼓山圣箭堂铁树,到林埔古
槐都无一例外地与名人f事事、古园林建筑、宗教文化和谐地融为一体,并传诵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而‘全
0
闽第一扛山’大庙山编网榕与闽越王元诸;十八学士榕与唐国公程咬金;7 o里驿遭植榕与蔡襄:椿树王与张伯
玉;宋帝泰山榕与南宋皇帝端宗;百骑将军榕与明抗倭名将、兵部尚书张经:思儿亭榕与民族英雄戚继光:思贤亭
榕与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民族英雄林则徐;沈葆桢与流苏;“西禅宋荔”和啖荔习俗;涌泉寺铁树与开山祖师神晏:
程埔洋人区与古外来数群的传说;更使自然的“古”与人文的“古”相得益彰。
南门兜的古格树是福州的典型代表。南门兜的古榕记载着叱咤风云的光荣事迹与血淋淋的辛酸历史,一提起她,
福州人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树下曾有“请用国货”的碑石,她曾记载着20世纪30年代福州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抵
制日货、同仇敌忾的奂心和意志;不会忘记渡江战役后。国民党朱绍良摆出一副与我一决雌雄的架势,在这里建起
了子母碉堡,解放的枪声刚响,却也没有见一个蒋军钻人碉堡前失败的历史陈迹;不会忘记见证舀寇铁蹄两度践踏
福州时,为了羞辱“惩戒”我人民,日寇竟将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榕树上的血汩历史;不会忘记她曾是城里与城外
(南台岛)的界标,榕树下的阅报栏还是当时“政治风雨表”:也不会忘记解放后椿树下的小公园终年搭着小戏台,
夏日署气刚消,远近群众穿着术屐,自带小板凳,挥着蒲扇.提着水烟筒正集到这里,听评话、mt唱的情景;也不
会忘记在极“左”路线泛滥的年代,将榷树拔掉,多少人为之叹惜,多少远在外地的乡亲纷纷来信要求补植以抚平
了心头的创伤的强烈呼声。
1.2市树市花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和文化的象征,也是福州城市特色文化。
桔树和茉莉花是福州民众经过投票并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确定的市树和市花,是深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
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福州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植物,她们是榕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州榕树散布于全城各个区域和重要城市记忆点,以白榕、小叶榕(俗称红榕)和笔管榕(俗称水榕)为最多,
其中,白榕以其树龄长、历史悠久、数量多而著称于史,其自然起源与栽培历史也为全国之最。福州椿树以悠久栽
培历史和深刻文化内涵的植物,也被选为福建省省树。早在1300多年前,福州的河道、衙门、寺庙、广场、山麓就
生长着许多高大苍劲的榕树。在《全唐诗》中,福清人翁承赞受命从京都到福州代唐昭宗宣布册封王审知为邱琊王
时。王审9私在南台山下新丰市堤为其饯行写下《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闽王降旗于新丰市堤饯别》一诗,说
明“榕城”男U称唐末已使用。据宋乐史(930~i007年)撰《太平寰宇记》载。“榕……其大十围,凌冬不凋,郡城
--321—
中国·福建·福州 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2006年1月
中独盛,故号榕城-。宋福州太守张伯玉为防旱涝又编户植榕,呈现’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南宋名相李纲在
福州任职时.曾为榕树赋文评说,认为桔树不宜造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