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人体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线埋入穴位,在组织内软化、分解、吸收的过程即可
对机体产生良性的刺激效应,从而长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防治疾病的一种现代针灸替代疗
法。它能集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疗法、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埋针效应及组
织疗法等多种效应于一体而发挥复合性治疗作用。本试验研究结果证实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
STC的临床疗效与治疗便秘的一线药物乳果糖口服液[3][6]无明显差异,但在改善STC患者
结肠传输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尽管STC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肠神经系统、胃肠激素、Cajal间质细胞、精神心
理因素等均可能与STC的发病有关,其中肠神经系统对胃肠道平滑肌运动起非常重要的调节作
用。SP、VIP作为ENS中重要递质,VIP属肽能神经递质,是肠神经系统(ENS)中的一种主要的
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元位于肠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主要参与调节肠平滑肌和血管平
滑肌舒张,增强胃肠粘膜的分泌活动[7];SP神经元属于肽能神经元,存在于全消化道管壁的
各层组织中.sP能抑制胃肠道粘膜的分泌功能,降低胃肠道粘膜水、电解质的转运,刺激肠
道运动,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研究报道,STC患者乙状结肠肌间丛粘膜层sP含量明显降低,
可能是结肠动力减弱的原因之一[8]。
本研究结果发现,STC患者治疗前血浆VI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SP水平显著低于
正常对照组,表明STC的发病可能与血浆rIP、SP激素水平异常有关;经治疗后,上述胃肠激
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表明穴位埋线疗法可调节STC患者的激素水平。结合穴位埋线疗
法治疗STC的临床疗效,可以看出,穴位埋线疗法可以有效改善STC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结
肠传输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有效调节STC患者血浆VIP、SP等胃肠激素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张丹,夏志伟.功能性便秘的罗马III标准.中国医刊,2008,43(12):63.64.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f3步b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中华消化杂
志.2007,24(9):619—622.
forceAn based tothe of
Americanof chronic task evidence
[3] collegegastroenterologyconstipation approachmanagement
chronic innorthAmerica.AmericanJournal
constipation ofGastroenterology,2005,100(S1):91--97,
[4] 张跃奇,董方芳,王克杰.便秘原因分析及研究进展.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2,23(3):248--250.
[5] 吴剑之,吴晓亮.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概述.中国中医急症, 2012,21(6):948--950.
[6] 乳果糖临床协作组.乳果糖治疗妊娠期妇女便秘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2006,
26(10):690--693.
[7]莫平,夏滨.慢传输型便秘与胃肠激素.西南国防医药,2008,18(6):950·951.
Pinrat Dis
SikoffP,KarmelifF,GoldinE,eta1.Effectofsubstance
[8] gastrointestinaltransit.DigSci,1988,33(6):74—77.
浅谈古代医家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认识
杜冠潮1代红雨2
(1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北京100078)
75
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