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修改后调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修改后调整.ppt

第十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田伟 教学内容 概论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的形态、特性和分类 真菌性疾病的分类 真菌病的实验室检查 浅部真菌病 头癣 体癣和股癣 手癣和足癣 甲真菌病 花斑糠疹 马拉色菌毛囊炎 深部真菌病 念珠菌病 着色芽生菌病 孢子丝菌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致病性真菌的特性,真菌镜检、培养技术。 2.熟悉致病真菌侵犯人体部位及条件致病菌增多的原因。 3.掌握各种浅部真菌病及常见深部真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一类真核多细胞微生物 10万种以上 大部分对人类无害 少数与人类疾病有关(200多种) 有害: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 有益:食用、药用、酿造、生物防治 真菌的形态 真菌的形态 真菌的分类 双相真菌: 有些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养时呈菌丝形态,而在组织中或37 ℃培养时则呈酵母形态,称为双相真菌。 其共同特点: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成为皮肤癣菌病(癣tinea) 三、根据真菌的生活特性又可分为: 1、亲人性真菌:只侵犯人类,最常见的红色毛癣菌。 2、亲动物性真菌:可通过动物传播至人,如引起头癣最常见的致病菌犬小孢子菌。 3、亲土性真菌:寄生于土壤、木材中腐生,人类通过接触后感染。如着色真菌病,患者可因外伤后接触到腐木而受感染。 真菌引起的疾病 变态反应 是由于对真菌抗原(如吸入的真菌孢 子)高敏感性所致。 真菌中毒症 由于摄入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毒蘑菇。 真菌病 真菌引起的的感染性疾病。 根据真菌入侵组织的深浅(解剖部位): 一、浅部真菌病 二、深部真菌病 真菌性皮肤病的分类 一、浅部真菌病:又称为“癣”,皮肤角质层的真菌感染。 1、浅表真菌感染:真菌只感染皮肤角质层的最浅层,主要疾病为花斑癣(也称汗斑),是由糠秕马拉色菌所致。 2、皮肤癣菌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包括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癣 等。 二、深部真菌病: 1、真菌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甚至内脏器官,包括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等。 2、系统性真菌病:呼吸、消化系统等内脏器官真菌感染,如隐球菌性脑膜炎、念珠菌性肺炎、败血症等。 真菌病的实验室检查(第34页) (1)直接涂片 (2)墨汁涂片 (3)涂片或组织切片染色 (4)真菌培养 室温 37℃ 真菌检查的意义 1.直接检查阳性有诊断意义,一般可确定 有真菌感染,但阴性不能除外诊断。 2.可确定少数病原菌的种,如新型隐球菌、黄癣菌、花斑癣菌、鼻孢子菌等。 3.真菌培养:目的在于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病原菌,确定是否有真菌感染及感染真菌的种类,指导临床治疗。分离的菌种可保存以便交流和研究。 真菌的特性 真菌的特性: 温度:22-36℃ 湿度:95%-100% 酸碱度:pH5-6.5 灭活的温度:不耐热,100℃时大部分真菌在短 时间内死亡。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 化学消毒剂:如甲醛、石炭酸、碘酊和过氧乙酸能 迅速杀灭真菌 而紫外线和X线均不能杀灭真菌。 抗真菌药物 1.灰黄霉素:抑菌,主要用于头癣的治疗。近年来已逐步为新型抗真菌药物取代。 2.多烯类药物:1)两性霉素B 2)制霉菌素 3.5-氟胞嘧啶: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用于隐球菌病、念珠菌病、着色真菌病。 4.唑类:广谱,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 (1)外用: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 (2)内用: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 抗真菌药物 (5)丙烯胺类:特比萘芬主要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 (6)其他:碘化钾,为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物。 第一节 头癣 头癣是指累及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染。 儿童常为易感人群,成人少见。 传染途径:1.与患者或患畜、无症状带菌 者密切接触 2.共用污染的理发工具、帽子、枕 巾等间接传染 四种临床类型: 黄癣 白癣 黑点癣 脓癣 一﹑黄癣 临床表现: 1.典型皮损:黄癣痂。边缘翘起中心微凹呈碟状. 头发常呈干,枯,弯曲状,有鼠臭味。 2.自觉症状:剧痒或轻度瘙痒。 3.直接镜检:发内菌丝 4.WOOD氏灯:暗绿色荧光(教材第36页) 5.预后:治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