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侯乙墓看曾国的军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曾侯乙墓看曾国的军备.pdf

第6l卷第4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V01.61.No.4 Wuhan Scienees) 2008.435—438 2008年7月 UniVe幅ityJournaI(Humanity July 从曾侯乙墓看曾国的军备 刘玉堂黄敬刚 [摘 要]曾(随)以武立国,是春秋早期楚国的强劲对手。曾侯乙墓出土兵器4777件,随 葬筒册记载有大量的兵车,彰显出曾(随)作为汉东大国的军事实力。 [关键词]曾侯乙墓;曾国;军事装备 [中图分类号]K871.41[文献标识码]A 《孙子·计》日:“兵者,国之大事”。用兵离不开兵器,兵器是战争中攻、战、退、守的必备工具。曾 (随)以武立国,兵多将广,见于《左传》等史籍的记载。西周时期曾国的青铜兵器并不多见,春秋时期日 见其多,至战国早期蔚为大观,其中尤以曾侯乙墓所出兵器类全量多,举凡戈、矛、戟、殳、晋枚、弓、箭、 甲、盾,应有尽有,其量以数千计。通过对曾侯乙墓兵器的研究,不难窥见曾国军事装备的水平。 一、从曾侯乙墓兵器和车马器具看曾国兵器的种类 《周礼·夏官·司马》载:“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注:“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曾侯乙墓 出土的兵器质地以青铜为主,保存完好,形制美观,铸造精良,堪称地下武库。整座墓共出土各类兵器 4 49件,盾49件,其它未详①。因当时以车战为主,故短兵器如刀、剑、匕首等在墓中很少见,而长兵器如 戈、矛、戟、殳和射远兵器则出土甚多。 (一)长兵器——戈、矛、戟、殳 戈、矛、戟、殳等大量长兵器的出土,是曾侯乙墓出土兵器的重要特色。戈、矛、戟、殳均有长杆,称作 秘。戈秘最长者不过1.4米,大多柄短,而戟、矛则柄长。《说文·戈部》云:“戟,有枝兵也。”这种戟秘长 者约3.3—3.4米。戈与戟二者相互配合,可收“长以卫短,短以救长”的功效。从曾侯乙墓同时出土有 带矛刺戟和无刺戟的情形来看,除矛与戈的组合外,还有多戈组合的无刺戟。戟秘是由多层薄竹片加木 板其间,然后用丝线缠绕而成,有韧性、弹性和硬度,便于车战中猛力钩杀,是杀伤力最强的兵器之一。 完整的戈秘有52件,另有9件略残,还有5件破损严重。戈秘为扁圆形木杆,背侧厚、内侧薄,外用 藤皮(或革带)缠绕,再髹以黑漆。戈秘的上部呈鸟首形,下面见一窄长方形穿孔,其下有一窄长方形浅 槽,青铜戈捆缚在秘杆上,非常牢固。 出土矛秘53件。这些矛秘大致上可分为二种形式。I式3件,此式矛杆又长又粗,外部不用积竹 片,以木为主作杆;Ⅱ式50件,其中较完整的有10件,部分秘上有矛头。《诗经·秦风·无衣》;“岂日无 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说的就是修戈、矛、戟与修甲兵的事情。 除戈、矛、戟以外,还有殳和晋枚。这类兵器传承久远。《说文·殳部》:“殳,以枚殊人也。礼,殳以 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旅贲以先驱。”按古代殳长一丈二尺,即以一尺合今23厘米换算,其长约 收藕日期:2008一Ol—14 作者简介:刘玉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7。 黄敬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万方数据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第61卷 2.76米,即接近3米。按文献记载,殳之长杆以积竹加工而成。与曾侯乙墓出土的殳杆为木秘略异。从 考古发现的实物和竹简记载来看,晋投主要足用作车旗的旗杆。 (二)射远兵器——弓与箭 远距离作战有利于减轻自己伤亡,从而制敌取胜,箭与弓的结合正是发挥了射远兵器的优势。在世 界兵器史上,由短兵相接走向远兵制敌是一个大的趋势。《苟子·议兵》日:“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 矣。”弓矢是占代制敌取胜的良兵,“故言武事者,首日弓矢。”曾侯乙墓出土4507件箭镞,镞杆在曾侯乙 墓北室、东室成捆出土。《史记·匈奴列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曾侯乙墓的55件弓分别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