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小学教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
摘要
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杨新国
指导教师 张进辅教授
摘 要
在中国,-1:作敬业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是对各行业T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工作敬
业是国家吕盛、民族进步、个体发展的基彳i。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
辉的职业”的教师,毫无疑问地应该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但是,有研究认为,在市场经济
人潮冲击下,由丁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侵袭,部分教师特别是青
年教师厌倦了高尚神圣的职责,淡化了教书育人的意识,甚至出现了教师敬业危机。因此,。
加强教师j:作敬业的研究意义重大。概览已有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关于教师:r:作敬业的研
究基本上都归类于思辨性质,很少有人对教师的工作敬业进行实证性探索。鉴于研究意义的
重要性和当前研究存在的缺陷,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视角,采用实证与
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工作敬业的内涵、结构、机制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整个研究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士要是对中外关于..1:作敬业的研究情况加以综述。第
二部分提出研究的问题和架构及假设。第三部分采用特征对比法和语义分析法,通过两个研
究分别对T作敬业与:f=作投入、工作敬业与责任心进行概念辨析,以确定工作敬业的典型特
征。第四部分是研究的重点,我们通过8个研究系统地探讨了J:作敬业的测量问题。首先,根
据访谈、公众观调查以及已有文献,进行理论构想,给出教师.1:作敬业的操作性定义。其次,
依循操作性定义,按照问卷编制的科学程序,在研究2和3中,分别编制了教师上作敬业的自
评问卷和学生评问卷。在研究4中,开发了敬业态度的内隐测量程序,并对工作敬业的内隐态
度和j】j作敬业外显得分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研究5.8中,我们对教师:【=作敬业自评问卷的效标
关联效度、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五部分考察了中小学教师敬业的总体特
征及其在不同的背景变量(性别、工作年限、婚姻、教育程度、学校性质、学校类别)上的
差异特征。第六部分我们采取逐层递进的方式,进行了4项研究。研究1考察了:I:作要求一资源
与’『=作敬业的关系。研究2考察了个人教学效能感、成就动机与工作傲j世的关系。研究3考察
了丁作应激、I:作敬业与离职倾向、T作绩效、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研究4中,我们构想了一
个I:作资源模型,把环境因素(.1:作资源)、个体资源(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工作敬业
和一l:作绩效整合剑一个模犁里进行探究。第七部分进行总的讨论。
州南人中博f:学化论文
研究得到如卜.主要结论:(1)I:作敬业‘0l:作投入、责任心既相互区分义相丘联系,每个
概念都具有其自身的典型特征。(2)I:作敬业是一种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其在工
作中具体表现为爱岗乐业、认真负责、勤奋进取、认知投入、无私奉献和勇予创新。教师J:
作敬业是教师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其在T作中具体表现为爱岗乐业、教学负责、关
心学生、学习进取、I:作专注、L:作奉献和‘l:作创新。(3)教师一【:作敬业的臼评问卷和学生评
问卷具有较好盼信度和效度。(4)教师I:作敬业的内隐态度是积极的,即相容区组的反应时显
著快丁二不相容区组的反应时。工作敬业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存在相互独立的关系。(5)教师
二J:作敬业的自评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6)中小学教师j】:作敬
业整体水平不高;性另lJ、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学校类另IJ、学校性质在二F=作敬
业或一I:作敬业的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7)工作资源可以预测H[作敬业,而工作要求却不能
显著预测丁作敬业,工作资源与工作敬业之阎存在显著负相关。(8)个人教学效能感既可以直
接影响工作敬业,也可以通过成就动机这一中介而间接影响工作敬业;成就动机直接影响敬
业。(9)二L作敬业不是:f作戍激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变量;工作敬业是工作应激与离职倾向、
工作应激与心理健康间的部分中介变量,是工作应激与工作绩效的完全中介变量。(10)敬业的
工作资源模型将环境变量、个体资源变量、环境与个体间的交互、工作敬业及其影响的后果
变量进行了整合,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模型。
综合来说,本研究主要有以下贡献:(1)理论贡献。本研究在充分重视中国文化的基础
上,在国内首次以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通过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深入探讨,建立理论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