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g-m-p-o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研究.pdf

ce-ag-m-p-o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e-ag-m-p-o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研究

张昕 扩展式摘要 扩展式摘要 :我国有着丰富的丙烷资源,由廉价的丙烷合成高附加值的丙烯醛的经济意 义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中包含着如何促进中间体 定向转化为目标产物和如何抑制稳定性较差的产物丙烯醛进一步氧化等重要的 催化科学问题,所以,进行该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迄今为止,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催化剂的反应性能都不高,研制出的反 应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对丙烯醛的收率一般在10%左右,并且通常是在低丙烷转 化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高丙烯醛选择性。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的反应机理还 不明确,两条可能的反应途径是丙烷经过中间产物丙烯生成丙烯醛,或经过正 c撕氧基(正丙醇)中间体生成丙烯醛。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的催化剂和催化反应c}咱0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如催 化剞的结构和催化剂性能间的关系还不清楚,特别是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动 态)结构和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和酸碱性对催化剂性能 的影响还存在争论;对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 \/ 针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中的上述问题爿本文研制了一种与类似的 i 催化剂相比反应性能较好的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ce,Ag—Mo—P。O催化剂,在 此基础上,用XRD技术测定了不同组成催化剂的结构,用H2一TPR,02一TPD, insitu LRS,EPR及XPS技术考察了不同组成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用 NH3一DRIFT,异丙醇裂解反应表征了不同组成催化剂的酸碱性,讨论了催化剂 的性质对可能反应中问体定向转化为丙烯醛的影响,即催化剂的性质和催化剂 situ 性能的关系。继之,采用in LRS并结合XRD,XPS和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考察了催化剂的动态结构,讨论了催化剂动态结构的成因及其和反应性能的关 系。最后,对Ce.Ag—Mo—P—O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的反应途径进行 厦门大学理学博士论文 . 些堕 芏垦垄塑茎 。_.. 了研究。为此,评价了丙烷和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中间体(中间产物) 。 或其探针分子如丙烯、正丙醇、异丙醇、溴代正丙烷、溴代异丙烷、丙醛、丙 酮等在和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相似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性能;并采用共焦显微 ,\^k 拉曼光谱技术考察了丙烷、丙烯、溴丙烯、烯丙醇、正丙醇、异丙醇、溴代正 丙烷、溴代异丙烷、丙醛、丙酮、丙烯醛、甲酸、乙酸等在Ce.Ag—Mo—P.0催 化剂上的活化和转化情况。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在Ce—Ag。Mo.P。0催化 厂 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的可能反应途径。\详细研究结果分述如下: k 1.Ce-Ag-Mo—P一0催化剂的研制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文档评论(0)

leirenzhan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