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
摘要
摘要
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因此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利用二
氧化碳已成为当务之急。过去几十年里,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制备聚碳
酸酯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研究领域被广泛关注。自1969年Inoue首次用“二乙
基锌/水”催化体系成功催化二氧化碳共聚反应以来,国内外科研机构对该共聚
体系的催化剂以及催化原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催化剂一样,助催化剂在该共
聚反应中同样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设计新型、高效的助催化剂是该领
域研究的热点方向。
环己烯(CHO)的共聚反应中,并系统研究了季铵盐助催化剂中阴离子结构与助
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开发高效助催化剂以进一步改善共聚反应提供了
理论指导。
本文首先讨论了简单阴离子对共聚反应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阴离
子亲核性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Bf具有较强的亲核性,
相应的助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共聚反应的TOF(单位时间内每摩尔催化剂
同时阴离子的亲核性也影响共聚产物中聚碳酸酯含量(聚碳酸酯结构单元占共
迅速减少到59%。
改变助催化剂中阴离子结构会改变阴离子的性质,因此助催化剂活性也会
相应发生改变。我们通过改变醋酸根阴离子上取代基团制备了一系列的季铵盐,
并对其助催化效果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吸电子基团在阴离子结构上能够显
至119h~。另外,吸电子能力越强、吸电子数目越多,助催化剂活性提高得越明
I
摘要
的选择性(碳酸酯中聚碳酸酯含量)99%,聚碳酸酯含量99%。
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酚基阴离子。C6H50。的催化效率为113h~,苯环上有供
电子甲基存在后,催化效率有所下降(TOF=107h。)。苯环上有吸电子硝基时,共
聚反应活性提高到127h一,苯环上的H原子全被Cl原子取代后,催化效率迅速
增至160h_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总结了季铵盐阴离子性质与助催化性能之间的规
律,并利用该规律合成了一类全氟阴离子四丁基季铵盐应用于C02共聚反应中,
192h~。
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催化剂用量有利于提高共聚反
应活性。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助催化剂用量,也有助于提高共聚反应活性,
量,当两者比值为5时,反应的TOF增大到274h~,但是当两者的比值为20时,
共聚反应仅得到分子量较小的低聚产物。
反应温度也是影响共聚反应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反应温度
下(650C),催化体系不能催化共聚反应进行。共聚反应活性以及聚碳酸酯含量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是过高的温度,在增加副产物环状碳酸酯
含量的同时,还会降低共聚反应活性以及共聚产物中聚碳酸酯含量。
关键词:二氧化碳, 氧化环己烯, 季铵盐
共聚反应,(Salen)CrmCl催化剂,
助催化剂
II
Abstract
Abstract
Carbondioxideisan housethatcontributesto
green global
atmospheric gas
itsemissioninto is neededtoreduce.The
warming;thereby atmosphere
carbon and to hasbeen
of dioxide
epoxidesproduce
copolymerization polycarbo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齐鲁石化热厂洋浒崖灰场扬尘控制技术及优化研究.pdf
- (取代)呋喃酚酰化衍生物的合成、性质与生物活性研究.pdf
- 0-酰化壳糖聚酸共混膜的氢键、相容性及细胞亲和性研究.pdf
- (十)-单乙酰花旋覆花内酯衍生物研究(ⅱ).pdf
- 1 以取代烯酮底物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研究;2 indolactam-v类似物的合成研究.pdf
- 黑果枸杞内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pdf
- 1,2-二酮制新方法研究及其在合成麝香酮重要中间体中的应用.pdf
- 1,5-苯并硫杂卓-α,α-二甲基-β-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不对称合成.pdf
- 1,3,4噁二衍生物电子传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1,3,2-二磷杂环肟酯和α-氨基膦酸环酯的合成及立体化学研究.pdf
- conimob-al2o3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邻对苯二甲酸酯加氢的研究.pdf
- copc性的光研究.pdf
- copc、bs与cu(ⅱ)、cu(ⅰ)、cd(ⅱ)、ag(ⅰ)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pdf
- co2氧化丙烷氢镓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pdf
- co(ⅲ)合物手性对称性破缺、合成及拆分机理研究.pdf
- co纳米薄的制、结构表征及其特殊红外性能研究.pdf
- co和ch&l;,3>oh在pt族金属上吸附和反应的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研究.pdf
- co和o<,2>分子在电子结构性质特殊的au<,6><'->团簇上吸附的dft研究.pdf
- cr(ⅵ)化羟、二元醇的催化动力学与测定抗坏血酸的反应动力学.pdf
- cu<	2+>改性的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甲基橙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