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贿选立法比较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7卷第 3期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V01.27 No.3 2015年6月 JournalofGuangdongInstituteofPublicAdministration Jun.2015 反贿选立法比较分析 孙 莹 (中山大学 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在贿选的定义、贿选的惩戒、选举的监督三个方面,美国、日本、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 反贿选立法有一些相似的制度经验。贿选专指选举中以金钱或物品换取选票之行为;贿选的法律后果包 括丧失选举资格、罚金、监禁、选举无效;选举监督机关包括选举主持机构和司法机关。我国的反贿选 立法宜进一步明确贿选与其他选举贿赂行为的区别、明确贿选的形式和法律后果等。 关键词:贿选;选举法;选举贿赂行为;人大制度 中图分类号:D91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5)O3—0036—07 DOI:10.13975/j.cnki.gdxz.2015.03.007 在 “2014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的评选中,衡阳贿选案排名第一。2015年 2月 7日衡阳市 人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标志着衡阳贿选案的尘埃落定,但该案留给人们的思考 却没有终结。对于人大选举尤其是间接选举中的贿选,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都有了一定的积累。 观察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贿选对于人大制度的意义:有人从中看出人大选举的竞争渠道的不通畅 导致候选人铤而走险¨;有人从中看出人大选举中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腐败的滋生 ;有人从中 解读出民主的进步,即选 民和选票的重要性的提高p ;有人从中观察到贿选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冲 击 |4;有人从中品味到完善人大制度的契机 5¨j,等等。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为人大贿 选研究扩展两个方面的知识增量,一是在理论上系统地表述 “贿选”的内涵,二是简析其它国家 或地区对于贿选的法律规制,并对完善我国的选举法律提出建议。 贿选的历史几乎与民主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有学者指出,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贿选就已 经是普遍的现象。在现代民主的故乡英格兰,据记载从 17世纪60年代开始,候选人就用酒与食 物招待选民。美国 《独立宣言》诞生以前,选票也可以用烈酒来收买,时称 swillingtheplanters withbumbo “让选民醉在选举 日”。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华盛顿的第一次当选。华盛顿在 1758年竞 选弗吉尼亚殖民议会下院席位时,他用总共 160加仑的朗姆酒、葡萄酒、啤酒和苹果酒招待了 391名选 民及其附庸者。[612 “禁止贿选 的法律,是众多有关选举的法律 中最不引起争议的。” ¨ 虽然历史悠久,贿选仍然受到 口诛笔伐,量刑入罪,因为它破坏了选举的秩序,违背了民主的本 质。民主的本意是民治。在代议制出现后,民主的含义由 “人民的统治”转变为 “人民选择统 治者”。统治者或者说管辖者的产生方式就成为衡量民主的最重要尺度。潜在的政治决策者之间 收稿 日期 :2015—02—25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 (编号: 14JZD003)。 作者简介:孙莹 (1983一),女,河南许昌人,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中山大学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究中心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大制度 、港澳基本法。 36 竞争以获取人民的选票才是民主的关键特征,决策者应该通过公平、诚实、自由的竞争产生。候 选人之间的竞争应该围绕价值观、政治理念、政策主张、执政能力等展开。贿选是对竞争规则的 破坏。选举的过程也是选民的个体偏好转化为公共决策的过程,对候选人的选择体现了选民对于 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偏好。贿选的介入扭 曲了选 民的偏好表达 。选举 中的贿赂、胁迫、伪 证、造假、篡改、等行径都会破坏选举竞争的公正和选 民意愿的真实表达。除了秘密投票制、政 治献金公开制、限额制等机制设计,法律还需要对破坏选举真实与公正的活动做出禁止性规定。 一 、 各国、各地区立法对贿选概念的定义 贿选的英文是 votebuying—— “买选票”,这一词汇直观地揭示 了贿选 的最原初形态,即 “以金钱或物品换取选票之行为” 。选举中的贿赂行为多种多

文档评论(0)

蓝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