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蔗栽培技术
甘蔗栽培 第一节 甘蔗的概述 第二节 甘蔗的生育特性 第三节 甘蔗的栽培技术 第一节、甘蔗的概述 甘蔗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甘蔗的生产情况 甘蔗的起源 甘蔗的种类 现在全世界植蔗制糖的国家有90多个,五大产糖国是巴西、印度、古巴、中国、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年产蔗糖约500万吨以上。 三、我国蔗区的分布 (一)我国蔗区生产的分布 我国蔗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江西、福建、四川、贵州、湖南、浙江等省(区),湖北、安徽、江苏和河南等省只有零星种植。 三、我国蔗区的分布 (二)我国三大蔗区的分布 合理划分我国蔗区对指导甘蔗栽培、良种选育、繁殖和推广等工作具有实际重要意义,同时又能为发展我国蔗糖生产的远景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热量和水分是影响甘蔗下种和生长的自然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根据我国甘蔗分布的现状和各地区的水、热条件可划分出我国三个主要蔗区。 雷海台南亚区 华南蔗区 珠江台北亚区 滇南亚区 主要蔗区 南岭闽浙亚区 华中蔗区 四川盆地亚区 长江中下游亚区 西南蔗区 金沙江亚区 “五江”上中游亚区 我国甘蔗生产的战略大转移 在50年代至70年代,甚至80年代后期,在广东、福建和广西的沿海地区,种植甘蔗的面积相当大。在这些地区,一般是江河下游的冲积土、沙围田以及部分的水稻田,土壤多肥沃,属高产蔗区。 80年代末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甘蔗生产开始了战略的转移。 (1)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 (2)由经济发达的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转移; (3)由肥沃的平原蔗区、江河下游冲积土和沙围田蔗区向土壤瘦瘠的高旱坡地转移。 四、甘蔗的起源 三大起源中心 印度 非洲的伊里安 中国 五、甘蔗的分类 (一)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种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甘蔗属、热带种 (二)甘蔗属的主要种 甘蔗属中有三个栽培种和两个野生种 中国种 印度种 割手密 芽的形状 1.三角形;2.椭圆形;3.倒卵形;4.五角形;5.菱形;6.圆形;7.卵圆形;8.长方形;9.鸟嘴形 圆形 椭圆形 卵圆形 生长带 根带 生长裂缝 节间(蔗茎)颜色 甘蔗的节间形状 1.圆筒形;2.腰鼓形;3.细腰形;4.圆锥形;5.倒圆锥形;6.弯曲形 节间形状 叶舌 叶耳 第二节 甘蔗的生长发育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甘蔗的生育时期: 萌芽期、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等五个时期 一、萌芽期 自甘蔗下种至萌发出土的芽数占总萌芽数的80%,称为萌芽期。 种根萌发 种芽萌发 种芽出土 二、幼苗期 自芽萌发出土后有10%发生第一片真叶起,到有50%以上的蔗苗发生5片真叶止,属幼苗期。 甘蔗幼苗 二、幼苗期 (一)幼苗期根系的生长 甘蔗的种根与苗根 1.主茎;2.分蘖茎;3.5. 苗根;4.种根;6.蔗种 (二)幼苗期地上部的生长 甘蔗幼苗期节间并不伸长,其生长主要表现为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增加,故植株的株高增长甚慢。通常以苗高(幼苗最高叶尖端至幼苗基部的高)和基部粗表示其生长状况。 幼苗在3片叶以前,其生长主要依靠种苗的营养; 3叶以后,主要依靠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进行生长。 苗期根系的生长和地上部的生长有相互促进作用。 1.分蘖:幼苗基部节上的芽发育到一定程度,在适宜条件下 便可发育成新蔗茎,称为分蘖。 第一次分蘖:母茎上发生的分蘖。 第二次分蘖:第一次分蘖发育成的蔗茎上发生的分蘖。 有效分蘖:分蘖出的幼苗以后能发育成为1米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