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素质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PDF

目  录  素质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 ……………………………… 1  西方五国学生素质教育及其启示 ………………………… 14  “十五”规划应当重视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 30 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取向研究 …………………… 40  全面危机中的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 ……………………… 50  关于提高我国教学论学科水平的思考与探索 …………… 66  论教学节奏 ………………………………………………… 79 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本体论基础考察 ……………… 91  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 …………………………………… 113 C:\D and 素质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 【作 者】李培湘/ 李佳孝/ 彭华生/ 姚云/ 邓昌贵 我们关于目标导学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其 成果曾于 1994 年获四川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后来我 们把目标导学与素质教育内在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我们所承担 的全国教育科学 “九五” 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农村初中素质教 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已在云、贵、川三省十 县 (市)百余所中学实施,其目的在于以目标导学为途径,以 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并检 验素质教育目标导学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为我 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一、 素质教育目标导学的本质及其目标体系 目标导学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 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在其活 动中所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卢梭指出: “在一切 动物之中,区别人的重要特点的与其说是悟性,不如说是人的 自由主动者的资格。” (注: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 1 C:\D and C:\D and 础》,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83 页。) 马克思也认为, “人 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 第42 卷,第96 页。)他强调 “人始终是主体”, “主体是 人”。主体性构成了人的本质的最高层次的规定。 目标导学把 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转变为运用素质教育目标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实现主体生成,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发展和自 由个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使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 的主体性的教育。 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传授为手段,认为 “传道、授 业” 是师之天职,传授知识是教学的根本任务。这种传授教学 已与今天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在知识经济时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