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摘 要
铜基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和适中的价格作为导电、导热功能材料被广泛
的用做电工、电子材料,可作为集成电路的引线框架、灯丝引线、电阻焊电极、电动
机电刷、电触头、高速列车架空导线等。但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导电材料的
强度和导电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而颗粒增强的铜
基复合材料因其综合了铜基体的优良导电性能和陶瓷颗粒增强相的高强度、高模量、
耐高温的特性,成为研制高强高导电材料的较佳选择,但目前国内仍没有成熟的制备
工艺用于指导工业生产而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广泛应用,因此研制颗粒增强的铜基复合
材料的制备工艺极具现实意义。
本课题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制备工艺:液/液原位合成法和熔铸法。①从热力学角度
出发,分析了 TiB2 颗粒在铜基体中原位生成的热力学条件,并选用电解铜、Cu-B 和
Cu-Ti 中间合金为原料,两种合金分别同时熔炼,采用液/液原位反应的方法制备了不
同含量(2wt%、3wt%和 5wt%)的 TiB /CuCrZr 复合材料。②采用超声波化学镀的方法
2
在2µm~4µm 的VC 陶瓷颗粒表面化学镀镍,以获得包覆镍的VC 复合粉体,并利用
传统的熔铸工艺制备了VC/CuCrZr 复合材料。通过JEOL-JSM -6480 型电子显微镜
和XRD—6000 型X 射线衍射仪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和相组
成,并探讨了热处理强化工艺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 TiB /CuCrZr 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呈明显的树枝状,
2
TiB2 颗粒主要沿树枝晶的晶间分布,呈团粒状和长棒状,颗粒大小约2µm~8µm;随
着颗粒含量的增加,沿枝晶间分布的TiB2 也越来越多,并出现团聚长大,且树枝晶随
颗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小。TiB2 颗粒能够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 (强度),且随着颗粒
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本实验中TiB2 含量为3wt %时的硬度
最佳,铸态复合材料的硬度为127.8HV,是常用CuCrZr 合金铸态硬度的二倍多,但导
电率随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对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化工艺实验得出:TiB2 含量
为 2wt %、3wt %和 5wt %三种复合材料的最佳时效工艺和性能分别为 500℃×3h
(184HV ,29.3 %IACS) ;480 ℃×3h (206HV ,22.2 %IACS) ; 500 ℃×2.5h (186.5HV ,21.5
%IACS) 。
采用超声波化学镀的方法对增强体 VC 颗粒表面施镀镍,以增加增强体与铜基体
的润湿性和结合力,实验中通过合理控制超声波的振动时间并配以适当的机械搅拌,
I
摘 要
能够使 VC 粉末在施镀过程中较好的分散于镀液中,同时可及时排除镀液中的气体;
镀覆后的VC 表面较原始粉末明显发亮,镀覆层呈胞状组织。熔铸法制备的VC/CuCrZr
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为树枝晶,VC 颗粒沿晶界均匀分布;但经锻打、固溶后,VC 颗
粒均匀分布于晶粒内部。VC/CuCrZr 复合材料铸态硬度为 58.7HB ,导电率为
51.7%IACS ,经最佳时效工艺(480 ℃×3h )处理后的硬度为 115.3HB ,导电率为
90.5%IACS;复合材料的宏观断口呈明显的韧性断裂,微观断口中存在大量的等轴韧
窝,韧窝底部的许多颗粒已脱落,断裂机理为微孔聚集型,VC 颗粒即为裂纹源。经
测试VC/CuCrZr 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s 0.2 241.5MPa ,抗拉强度s b 351.0MPa ,断
后伸长率d 32% ,断面收缩率y 51.6% 。
关键词:铜基复合材料;原位反应;液/液合成;熔铸法;TiB2 ;V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中IL-6,IL-8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pdf
- 结扎结合弹力酶诱导法制作兔动脉瘤模型及相关分析.pdf
- 介孔二氧化硅涂层对氧化锆桩表面改性后粘结强度的影响.pdf
- 疥螨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pdf
- 金樱子总黄酮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经皮空心钉结合重建钢板治疗髋臼横骨折合并后壁骨折.pdf
- 经皮空心螺钉技术与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pdf
- 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实验研究.pdf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穿刺针角度与骨水泥分布关系的临床研究.pdf
- 静安合剂治疗肾虚肝亢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与评估.pdf
- 壳聚糖-g-β-环糊精的制备及其对喜树碱的包结作用研究.pdf
- 壳聚糖铈(Ⅳ)配合物涂膜在果蔬保鲜和有机磷农药降解中的应用研究.pdf
- 空肠弯曲菌基因突变与致GBS的关联性研究.pdf
- 快速反向点杂交HPV基因分型——方法建立及其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pdf
- 喹诺酮C-3%5b1%2c2%2c4%5d三唑硫醚及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Ⅱ)%3a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均三唑硫醚及衍生物.pdf
- 喹烯酮残留标示物的ELISA检测方法研究及半抗原设计与合成.pdf
- 昆虫抗冻蛋白基因的功能鉴定及遗传转化研究.pdf
- 垃圾渗滤液循环回灌原位处理试验研究.pdf
- 酪蛋白源新型抗高血压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理活性和结构鉴定.pdf
- 离子束辐照提高石油采收率相关细菌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