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PDF
教 育投 资对 经 济增 长 的贡献
———宏观教育经济学研 究及其主要成果
【作者】 丁兴富
【内容提要】 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 的教 育经济学对各
国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宏观教育经济学
直接研 究教育这一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知识产业与社
会经济的相互作 用及其规律 。集 中论述教育的经济效益这一
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并就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的几种较有影响 的计量 方 法和理论作 了初 步的剖析和 比
较 。最后, 应用劳动简化 法核算 了 1952 年— 1978 年—1997
年期 间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得 出了很有说服力
的结果。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教育投资/ 教育的经济效益/ 计量
经济学/ 人力资本理论/ 增长因素分析 法/ 劳动简化法
1 文化知识简论
一、教育经济学的成熟以及宏
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经济学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 中期, 其基本标志是
人力资本理论的成功。厉以宁 (1984) 认为 : “教育经济学
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 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
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的科学”; 或者,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智
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 的科学”。邱渊 (1989)
则认为 : “教 育经济学从教育具有经济性能的角度来观察教
育事业的全过程, 它把教育过程 同时当作一个经济过程来看
待, 从教育与经济之直接关系中来研究教育经济性能的客观
规律性”; “教育经济学是一 门研究教育工作的经济功效及其
经济条件的学科”。全 国教 育经济学研 究会编写 出版 的 《教
育经济学概论》 (1983) 指出: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
济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 内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地
说, 教育经济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从劳动
者的智力水平与教育训练关系的角度, 从科学知识延续、积
累、发展与教育关系的角度, 来阐述教育对社会生产发展和
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上述对教育经济学研究对 象和范围的
界定可 以看出, 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成熟的教育经济学分
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 : (1) 宏观教育经济学主
要研究教育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经济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
律 ; (2) 微观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领域 自身的经济现象
文化知识简论 2
及其规律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 我国教育界
和理论界已经对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产业
达成了共识。于是, 研究教育产业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及
其规律就是宏观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而研究教育产业
自身的经济现 象及其规律就是微观教 育经济学的对 象和任
务。在宏观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中,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和
相互作用是核心。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有条件和功
效两个方面。教育的经济条件是指教育的可用经济资源, 也
即经济对教育的投资, 体现出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依存性或社
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性。教育的经济功效是指教育产生的社
会经济效益或收益, 也即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体现
出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性或社会经济对教育的依存性。
在微观教育经济学 的体系结构 中, 教 育 的投入产 出关
系、即教育投资的产出水平也即教育产业和教育过程的经济
效率或经济效益是核心。用计量经济学的术语来说, 就是要
研究教育投资的成本效率和成本效益。
二、教育的经济效益
1 . 教育经济效益的定义和内容
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的
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
能力和素质, 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 从
而在物质生产部 门取得国民收入的增长 ; 上述 国民收入增长
3 文化知识简论
额在扣除用于教育和培训的全部经费之后得到的余额或纯收
益, 即是教育经济效益的量值 。
教育经济效益的概念表 明: 教育投资并非单纯消 费性、
福利性投资, 而是与物质资料投资类似、甚至效益更大的生
产性、建设性投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