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对流干燥 (三)恒速干燥阶段 前提条件:湿物料表面全部润湿。 汽化速率(传质速率): [kg水/m2?s] 传热速率: ——恒速干燥速度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恒速干燥特点: 1. U=UC=const. 2. 物料表面温度为tw 3. 去除的水分为非结合水分 4. 影响 U 的因素: 恒速干燥阶段——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只与空气的状态有关,而与物料种类无关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四)降速干燥阶段 实际汽化表面减小 汽化面内移 降速干燥阶段特点: 1. 2. 物料表面温度 3. 除去的水分为非结合水、部分结合水分 4. 影响U 的因素: 与物料种类、尺寸、形状有关, 与空气状态关系不大。 (内部扩散控制阶段)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五)临界含水量 XC 1. 吸水性物料 XC大于不吸水性物料 XC 2. 物料层越薄、分散越细, XC 越低 3. 恒速干燥 UC 越大, XC 越高。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三、恒定干燥条件下恒速阶段干燥时间 由干燥速率定义式: 对于恒速干燥: U=UC=const. 恒速干燥所需时间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UC的来源: (1) 由干燥速率曲线查得 求取 α 经验关联式: (1)气体流动方向与物料平行 [w/m2 k] G — 质量流速, 0.7~8.3 kg/m2·s (2)气体流动方向与物料垂直 [w/m2 k] G=1.1~5.6 kg/m2·s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四)恒定干燥条件下降速阶段干燥时间 求θ2 的方法: (1)图解积分法 (2)近似计算法 若降速阶段的干燥曲线可近似为直线,则 U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总干燥时间: ∴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例:某湿物料10kg,均匀地平铺在面积为0.50m2的平底浅盘内,并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干燥。物料的初始含水量为15%,已知在此条件下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为1%,临界含水量为6%(均为湿基),并已测出在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为0.394kg/(m2·h),假设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与物料的自由含水量(干基)成线性关系。试求:(1)将物料干燥至含水量为2%(湿基),所需的总干燥时间为多少小时?(2)现将物料均匀地平铺在两个与上述尺寸相同的浅盘内,并在同样的空气条件下进行干燥,只需4小时便可将物料的水分降至2%(湿基),问物料的临界含水量有何变化?恒速及降速两个干燥阶段的时间各为多少小时?(中科院07年考题)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解: (1) 因恒速与降速阶段干燥时间的计算公式不同,首先应确定 X2与XC的关系 kg水/kg干料 kg水/kg干料 kg水/kg干料 kg水/kg干料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X2XC ∵ ∴ 共分两个阶段 将物料干燥至XC所需时间: 继续将物料干燥至X2所需时间: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总干燥时间: (2) 将物料平铺在两个盘子里,平衡含水量及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均不变 试差得: §13.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3. 绝干空气用量 L [kg干气/h] [kg干气/kg水] 比空气用量:每汽化1kg的水所需干空气的量。 (单位空气消耗量) ∵ ∴ §13.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4. 湿空气参数 1. 湿空气用量 [kg湿气/kg水] [kg湿气/h] 2. 湿空气体积 [m3湿气/kg水] [m3湿气/h] 3. 湿空气密度 [kg湿气/m3湿气] §13.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三、干燥器的热量衡算 QP:预热器内加入热量,[kJ/h]; Qd:干燥器内加入热量,[kJ/h]。 外加总热量 Q=QP+Qd 汽化1kg水所需热量: [kJ/kg水] §13.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1. 预热器的热量衡算 若忽略热损失,则 [kJ/kg水] 2. 干燥器的热量衡算 §13.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又 入湿物料 出湿物料 蒸发水分 ∴ §13.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 其中 ∴ §13.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加入干燥系统的全部能量有四个用途: 3. 干燥设备的热效率 热效率 一般,?=30~60%, 在应用部分废气循环时,?=50~70% 加热空气、 蒸发水分、 加热物料 和热损失 §13.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影响热效率的因素: (1) 因此,t2不能过低,一般规定t2比进入干燥器时空气的湿球温度tw高20 ~ 50℃。 (2) (3) 回收废气中热量 (4) 加强管道保温,减少热损失 §13.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