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未来
繁荣的中国经济造就了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私募股权投资正是这一系列“神话”中的杰出代表。诸多初创的私募股权基金严重依赖Pre-IPO投资(上市前投资),他们通常会认购拟上市公司的少数股权,尽快在A股实现上市,而后在锁定期结束时出售所持股票,取得丰厚的溢价回报。据统计,该类投资者的平均持有期限为3年,(包括2年的上市准备期与1年的上市后锁定期),与这样的短期持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类交易曾经创造出高达10倍以上的平均回报。从投资者的角度讲,如此利润丰厚且不费吹灰之力的买卖着实不容错过。
然而,Pre-IPO投资的魔力是短暂的。自2012年9月起,中国大陆A股市场的IPO窗口关闭。证监会要求券商对其保荐企业进行“自我审查”,在限定时间内提交自查报告,这也是近年来证监会采取的最为严厉的措施。目前,已有166家企业撤回了上市申请,但仍有600多家公司在排队等待上市。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A股市场显现出疲软,投资者对IPO的狂热显著降温,对于市场的信心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2013年1 季度,Pre-IPO投资的平均退出回报率预计仅为2-3倍。美国与中国香港市场的情况也许不尽相同,但鉴于美国市场对曾经一度享有估值优势的中国概念股的热情已经降至冰点,而中国香港市场的估值则更加严格,似乎海外市场也已经机会寥寥。乏善可陈的基本面、差强人意的股市表现、趋于严格的IPO审查力度以及种种关于自身合规性缺陷的隐忧可能将迫使更多公司放弃上市计划。尽管如此,拟上市企业的供给仍然非常充足。统计数据显示,市场上大约有7500项未完成退出的股权投资项目,加之前述的600多家正在排队的公司,以目前证监会处理上市申请的速度,10年也未必能够完全消化。
诚然,Pre-IPO投资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一个主要形式,但在中国却遭到过度使用,这与中国经济不胜枚举的过度投资非常相似。Pre-IPO的“神话”恐怕已接近尾声。
考虑到单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最长生存期限为5年投资期+5年退出期(中国的大多数情况是5+2),上述事实似乎暗示着,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将在未来几年陷入停滞。但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将是一个多方共输的结果。贝恩公司和欧洲商会的研究显示,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在创造就业、增加收入、鼓励公司研发、提振财务表现、改善公司治理、增加税收甚至促进中国政府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面均有贡献。
然而,私募股权投资最宝贵且最直接的贡献是架起了中小型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为中小企业,也就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支柱提供了资金。中国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较为艰难的信贷环境,大多数贷款流向国有企业、大型公司或上市公司。也许有人会认为,政府有责任利用行政力量改变该借贷倾向,但事实上,解决方法要复杂得多。贷款流向国有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的信贷风险较低。那么,为什么银行家们要拿银行资本及其职业生涯冒险去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呢?通过一项政令也许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建立一个健全的、多层次的、市场化的银行体系和债务市场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如此该项政令方能具有实际意义。短期来看,私募股权基金存在的意义依然至关重要,因为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况且数千家私募股权基金这些年来培养的大批人力资产若是一朝转业,无疑是一个遗憾。但更重要的是,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必须适应新的环境,IPO将不再是唯一的、快捷且有效的退出通道,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多元化的投资模式。
并购理所应当地成为选择之一。从法律角度来看,并购始终是可行的选择,但事实却是企业家不愿意出售,因为通过IPO,他们可以在不丧失企业控制权的情况下一跃成为亿万富翁。倘若IPO窗口在未来几个月没有如期打开,抑或投资者依然没有认购新股的兴趣,那么,也许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会开始接受这样的交易。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债务市场的成熟度尚不足以为巨型杠杆并购提供债务融资,并购市场不会一夜爆发。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期待为数不多的、绝顶聪明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银行家们尝试去突破局限,独辟蹊径。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在稳步发展,并且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交易。
谈到并购,“收购并建设”策略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众所周知,业务相关联的数个企业的价值加总可能小于将其合并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收购并建设”投资者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收购一家在细分市场的龙头作为平台公司,并谨慎地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相关业务的收购。投资者会与精心挑选的平台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共同努力,旨在创造规模优势,改善经营业绩以实现增值。如果将每一个后续收购标的比作珍珠,这类似于串起 “一串珍珠”,每一颗“珍珠”需要严丝合缝地嵌入平台公司。这是美国市场颇为流行的策略,2009年-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省云浮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pdf VIP
-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pdf VIP
- 6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方案可研报告(EMC).docx
- NHA-509稳态工况法工控柜安装手册V1.1.doc VIP
- 办公设备采购(电脑、打印机等)投标方案.docx VIP
- 南华NHA509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操作规程24页.pdf VIP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单元测试题(可打印).docx VIP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表格-全部带公式-准完美版.xls VIP
- PLC控制的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报告讲解.pdf VIP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