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稳定型心绞痛者血浆hcy水平变化对t-pa和pai-1的影响
中 文 摘 要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水平变化
对t-PA和PAM 的影响
摘 要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血浆同型半胧氨
酸 (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可能通过各种
机制致病,并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破裂并在此基础上的冠脉内血栓形成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
主要病理生理机制。纤溶系统是将血管内外沉积的纤维蛋白
溶解,防止血栓形成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在此系统中,产
生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
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一1(PAM)发挥着重要作用,t-PA和PAM
的含量和活性决定了纤溶的活动强度。有研究表明,高同型
半胧氨酸血症可使PAM 相对增高,促进血栓形成,但其机
制尚不明确。叶酸和维生素B,:是HCY代谢中必要的辅助
因子,特别是叶酸水平与血浆HCY水平呈负相关,服用叶
酸和维生素B,:可降低血浆总HCY。本课题观察不稳定型
心绞痛患者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后,血浆同型半胧氨酸、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一1水平变
化,研究HCY对人体纤溶系统的影响,探讨HCY的作用
机制,为临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降低血浆HCY治疗提供理
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10月至2004年
10月期间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对照组36例。
I
中 文 摘 要
根据血浆 HCY浓度,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分出正常血浆
HCY浓度亚组(15amol/1)。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冠心
病常规治疗。干预组除服用常规治疗药物外加用叶酸和维生
素B12共3个月。
排除标准:四周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瓣
膜病,左室射血分数30%,各种急性、馒’胜感染,严重肝、
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疾病,
外周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器官移植术
后,服用维生素类药物,雌激素缺乏,VWF德氏病。
对所有入选患者详细记录年龄、性别、血压、血糖、总
胆固醇 (TO、甘油三酷 (TG)、低密度脂蛋白(LDL-C),
高密度脂蛋白(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脂
蛋白a(Lpa)、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等资料。
样本收集及测定所有入选者分别于确定入选后次日、4
周、8周、12周晨 (空腹12小时),采集外周静脉血10m1,
加入1/10体积0.109mol/L构榜酸钠,半小时内3000转/分
离心,取上清液得血浆标本,置入一80冰箱保存,分批检测。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血浆HCY,PAM,t-PA水平。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输入 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
统计,首先进行组间均衡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和组内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
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资料
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计算相关系数。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主
要影响因素进行预测。检验水准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入选患者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
2
中文 摘 要
学差异性;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选时血浆HCY,PAM,t-PA
水平无差异 (17.09士7.00umol/Lvs.15.37士5.30u
mol/L,P=0.356;43.01士9.12ng/mlvs.41.76士8.77ng/ml,
P=0.143;9.72士3.41ng/mlvs.9.96士4.12ng/ml,P=0.310)。其
中,干预组与对照组中血浆HCY正常者 (15umot/L)
分别为52.6%和53.5%,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一般情况亦无
差异性。
2各项参数的比较:
2.1干预组4周、8周、12周HCY,PAM 明显下降 (P
0.05),t-PA无明显变化 (P0.05)。对照组4周、8周、12
周HCY,PAI-1,t-PA含量无明显变化,较干预前均无统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vegf-d在巴管生成及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作用的研究.pdf
- vdt作业对眼及泪膜的影响.pdf
- vegf及ptn的表达与脑胶质瘤分级的相关性研究.pdf
- vegf和ki67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vegf及其受flk1在copd大鼠模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pdf
- vegf和cd4在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pdf
- vegf和md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关系研究.pdf
- vegf及其受kd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pdf
- wt1与prae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yl-1型血肿刺针超早期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前瞻性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相慢性肝病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pdf
- 不同麻醉方法老病人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的液体动力学变化.pdf
- 丘脑出血分型与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pdf
- 丙戊酸钠对癫痫儿糖代谢的临床研究.pdf
- 丙氨酰-谷氨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pdf
- 丙泊酚靶控输注人工输注用于人流术的比较.pdf
- 两种参数模型靶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腔镜手术病人的效果比较.pdf
- 中国hiv暴露感染者及hivaids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x3cr1表达研究.pdf
- 两种血液吸附器联血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β2-mg和il-6的影响.pdf
- 严重多发伤并发liards患者血浆中sp-d、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