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鼠内皮抑素基突变体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小鼠内皮抑素基因突变体的克隆表达
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硕士研究生:黄晓华
指导教师:左云飞 教授
专业名祢:临床检验诊断学
摘 要
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是恶性肿瘤生长的中一tl,环节。肿瘤发生的早
期伴有新血管的生成,而且新血管生成的速度限定了肿瘤生长的速度。
在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作用下,转移瘤处于“休眠”状态,并且可以使
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达到平衡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作为目前公认的
较强的内源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一一内皮抑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
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测序表明内皮抑素是胶
原XⅧC末端的一个片段。内皮抑素抑制血管生成的特异性功能位点
尚不清楚,对内皮抑素类似物片段活性也无明确报道,但该片段适当
增减一定数量的氨基酸被认为仍有相似的抗血管生成活性。有数据表
明,在N端增加不同多肽片段的重组内皮抑素蛋白或去除内皮抑素N
末端的5个氨基酸,对内皮抑素的体内和体外活性均无明显影响。但
目前为止对于C末端氨基酸数量的增减对内皮抑素活性影响的研究较
少。
本课题试图研究内皮抑素C末端的氨基酸序列与内皮抑素的生物
学活性之间的关系。本次实验在设计引物时选择性的去除了内皮抑索C
末段的7个氨基酸(FMTSFSK)相对应的碱基序列得到内皮抑素的突变
体EM7。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BV220-EM7,并将
·1‘
a中,初步分离
pBV220.EM7与pBV220.Endostatin转入大肠杆菌DH5
纯化表达蛋白并进行体外活性实验检测改性后内皮抑素的活性,通过
与全长内皮抑素的比较研究去除c末端的氨基酸是否会影响内皮抑素
的抗血管活性。为此作了以下工作:
1.以本教研室保存的质粒表达载体pBV220.Endostatin为模板,
I和EcoR
设计合成的一对分别带有BamH I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
的特异性引物,PCR法扩增EM7基因片段并引入上述两个酶切位点。
2.用BamHI和EcoR
I酶切PCR产物及pBV220,将目的基因插
入质粒pBV220中,构建重组质粒pBV220.EM7,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
肠杆菌DH5
a中并筛选阳性克隆,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表
明与已知小鼠内皮抑素C末端去除21个碱基的基因序列一致。
菌中表达外源蛋白。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表达产物。
4.将表达蛋白初步分离纯化,并利用初步纯化的蛋白进行鸡胚绒
毛膜尿囊实验(CAM)。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BV220.EM7、
制新血管的生成。
本实验成功克隆了EM7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EM7,并
a中。诱导改性后内皮抑索及完整的内皮
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
抑素蛋白的表达,并对表达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通过CAM实验证明
改性后的内皮抑素仍具有抑制新血管生成的功能,提示C末端7个氨
基酸对内皮抑紊的生物学功能并无影响。该研究为肿瘤用药、肿瘤的
早期诊断及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各内皮抑素抗体等奠定了一定的基
础。
关键词:内皮抑素 血管生成 突变体 生物学功能
mutantand
mouseendostatin’S
The of
construction
itsfunction
of
research
theinitial
Mast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周围神经转位修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pdf
- 周围型肺癌的c征象、病理表现与c-erbb-2、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pdf
- 呼吸暂停对耳蜗能影响的研究.pdf
- 周围软组织血管和血管畸形mri、mra表现与病理对照及vegf表达的研究.pdf
- 周络通胶囊治疗兰—巴雷综合征后遗症临床研究.pdf
- 呼吸窘迫综合征械通气新生儿肺泡巨噬细胞表面mcd14和cd11bcd18表达的研究.pdf
- 呼气末二氧化碳压及其相关指标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再研究.pdf
- 哮喘th1th细胞偏移及bcg干预的实验研究.pdf
- 哮喘患者血小板化因子及其乙酰水解酶活性的研究.pdf
- 喉癌中微淋巴管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表达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