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钩虫蛲虫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钩虫蛲虫要点.ppt

钩虫感染率的地区分布 返回 返回 胃部钩虫卵病理切片 返回 皮肤内的钩蚴 * *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简称 十二指肠钩虫、亚洲钩虫 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简称美洲钩虫 锡兰钩口线虫(A. Ceylanicum ):偶可感染人体 犬钩口线虫( A. Caninum):偶可感染人体 巴西钩口线虫(A. Braziliense):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主菜单 成虫: 1. 体长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 2. 头端向背面仰曲,具有头腺1对,咽腺3个, 顶端有发达的角质口囊,内腹侧缘有钩齿2对或板齿1对 3. 雌虫尾端尖,雄虫尾端膨大为交合伞 主界面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区别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 稍大 8-13mm 较小 7-11mm 体态 呈“C“形 呈“S“形 口囊 腹侧 前缘有2对钩齿 腹侧 有1对板齿 交合伞 展开为圆形 展开为扁圆形 背肋分支 远端分支2×3 近端分支2×2 交合刺 长鬃状,末端分开 末端合拢 成虫 虫卵 返回 虫体前端的三种单细胞腺 1. 头腺: 一对,分泌抗凝血酶、乙酰 胆碱酯酶。 2. 咽腺: 三个,分泌乙酰胆碱酯酶、 蛋白酶、胶原酶。 3. 排泄腺:一对,蛋白酶、抗凝血酶。 虫卵: 2、 椭圆形,壳薄, 无色透明 3、 内多含4个细胞,卵壳与卵细胞 之间有明显空隙。 1、 大小为56~76 × 36~40μm 主界面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成虫 虫卵 一期杆状蚴 二期杆状蚴 丝状蚴 游移 经皮 (小肠上段) 粪 24h 2~3d 2~5d 感染期 皮下 血管 肺 气管 咽 成虫 5-7周 主界面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小肠 土壤 生活史图: 返回 产卵量: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1~3万个/日 0.5万~1万个/日 成虫寿命: 3年左右 15年 生活史小结: 1. 丝状蚴(钩蚴)是感染时期 2. 主要经皮肤(少数可经口、胎 盘等)感染人体 3. 钩蚴有迁延移行现象 4. 某些动物可作为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主界面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幼虫: 2. 钩蚴性肺炎(出血性)咳嗽、咯血、发热、哮喘 1. 钩蚴性皮炎(粪毒、着土痒)烧灼、针刺感、瘙痒、丘疹、水泡、 脓疱等 主界面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成虫: 钩虫病(懒黄病、黄肿病、桑叶黄等) 1. 吸血———慢性失血 ——— 缺铁性贫血 损伤 ———肠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2. 异嗜症:与铁的缺乏有关 3. 异位寄生 主界面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个别引起消化道大出血 婴儿钩虫病 巴西钩虫、犬钩虫等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 匐行症 钩虫生活习性与失血的关系: 吸血量大 边吸血边排血 十二指肠钩虫:0.14~0.4ml/日 美洲钩虫:0.02~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