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噶尔丹执政初期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的新发展.pdf
2010年第4期 西部蒙古论坛 No.4.2010 JournaloftheWestern Smdies Mongolian 噶尔丹执政初期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的新发展。 黑 龙料 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辽宁大连 116600 【内容提要]噶尔丹执政初期,屡遣使团到清朝访问、贸易,并争取康熙帝对自己的承认和支持。清政府也做出 积极回应,优待来使,取消贸易限制。准噶尔人关使团不断扩增,常至数百人,多时千余人或数千人,连绵不绝。清朝 通过与准噶尔的友好往来,有效地防止了准部侵扰,为平定三藩及收复台湾争取到宝贵时间。长期的交往也加深了 双方民众的了解,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依赖感,为后来西北边疆地区的统一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清朝康熙准噶尔噶尔丹清准关系 【中图分类号]K8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67 2010 04—0003—07 噶尔丹执政前十年 1672—1682 ,积极改善与清朝的关系,屡遣使团到清朝访问、贸易,并争取康 熙帝对自己的承认和支持。清政府也做出积极回应,对准噶尔采取以“优待”、“笼络”为主的政策。双 方关系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时期清准关系,缺乏充分论述,有些提 法和观点也存在偏颇。笔者根据清代蒙古文档案和其它文献史料,初步梳理史事梗概,并就一些具体 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十七世纪后半期中国边疆局势 十七世纪后半期,依然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变革时期。清朝虽然定都北京,确立全国统治,并逐 步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武装,但是其统治尚未巩固,依然面临复杂的内外局势和反清武装的颠覆 与分裂。康熙十二年 1673 ,“三藩”起乱,其党羽蜂拥而起。遍及十几省,清朝半壁江山被叛乱者控 制。在长达8年的平叛中,清朝耗尽国力,①并将注意力集中于内地,无力或无暇顾及边疆民族及其 政权,对他们采取了以“笼络”、“羁縻”为主的策略,希图保证近边安全。沙俄正是趁此机会继续向黑 龙江流域推进。当地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沙俄势力的大肆推进。 已归属的漠南蒙古察哈尔亲王布尔尼也乘“三藩之乱”和京师空虚,举部反清,致使漠南蒙古局势 骤然紧张。虽然清朝迅速平定了布尔尼之乱,但急需抽出一定的精力稳定漠南蒙古的统治。这些变 鼍膏[作者简介]黑龙 1964一 ,男 蒙古族 ,内蒙古扎贲特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清史、蒙古史研究。 ①据专家估算,清朝为这场战争共耗费白银I亿到I.5亿两 陈锋 清代军费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版,第248页。 一3一
万方数据 西部蒙古论坛2010年第4期 故使得清朝雪上加霜,加重了危机,迫使对北部喀尔喀,西北准噶尔和西部青藏地区采取了极为谨慎 的政策。 顺治十二年 1655 。清朝虽然在漠北喀尔喀蒙古地区设立八扎萨克,建立名义上的“君臣关系”, 但是喀尔喀依然是清朝之外的独立汗国,他们不受清朝的任何约束,自主行使内外权力。清朝也不干 涉其内部事物,甚至对他们的情况并不清楚,从而在清朝正史里出现了混淆札萨克图汗谱系的现 象。①这也说明,清朝无力控制喀尔喀,只是通过友好往来,保证相安无事。喀尔喀也利用“君臣关 系”,积极派遣朝贡使团进入内地,进行贸易,并获得大量赏赐。因此,二者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平稳 关系。 清朝西边的青藏地区与甘、川、滇毗连,战略位置十分特殊。自顾实汗去世后,青海蒙古与清朝的 关系明显降温,二者冲突时而发生。康熙十四年 1675 ,王辅臣在陕西举兵反清,青海和硕特台吉立 即向内侵犯,西部边疆出现动荡。清朝还是用说服、利导的方法解决了这次危机。 吴三桂反叛清朝后,派人进藏,与达赖喇嘛建立联系,使清朝西南局势极为紧张,引起康熙帝的高 度警觉。清朝频频遣使进藏,向达赖喇嘛力陈旧缘,强调利弊,要求他断绝与吴三桂的关系。在清朝 的多次劝解下,达赖喇嘛放弃了与吴三桂的联系,使吴试图以西藏为后援的努力归于失败,从而为内 地平叛,减轻了压力。 清朝对于尚未收复的台湾,也是限于内地局势,采取了“迁海”、“禁海”等被动政策,封锁沿海人民 同台湾的联系。同时。清朝与台湾郑氏政权进行长时间谈判,作出极大的让步,不但同意郑氏永守台 湾,按时纳贡,通商贸易,而且一度默认郑氏不剃发、不易服,只要求他们不要侵犯沿海地区。但台湾 首领郑经自恃“波涛之险”,缺乏诚意,清朝未能与之达成协议。② 远居清朝西北的卫拉特蒙古,自十七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准噶尔部的再度兴起,获得了长足发展。 到噶尔丹执政时期,实现了天山南北的统一,建立了准噶尔汗国,成为与清朝对峙的强大政治势力。 顺治年间清朝偏重于与青海和硕特蒙古的往来,对日益强盛的准噶尔部却持冷漠态度,并对卫拉特各 部缺乏了解,误认为漠西和硕特部和准噶尔部“并属于顾实汗”,使他“辖诸厄鲁特”,③似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