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质能技术简介 2014.11.18 1.内容提要 1 生物质能 2 生物质固硫型煤技术 3 生物质热解与直接液化技术 4 生物质气化技术 5 生物燃料 6 生物质能技术发展及展望 6 生物质能技术发展及展望 6.2 生物质能源发展状况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但随着石油化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的和煤化工的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应用逐渐趋于低谷。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东战争引发的全球性能源危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生物质能仅次于三大化石能源位列第四,存量丰富且可再生具备很大的发展前景。全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相当于全球能量年消耗总量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总量的1%,开发潜力巨大。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 个 1 生物质能 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 生物质的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 生物质的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 生物质的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消费的能量,占太阳照射到地球总辐射量的0.2%,这个比例虽不大,但绝对值很惊人:光合作用消费的能量是目前人类能源消费总量的40倍。 1.2 生物质能的转化利用技术 2 生物质固硫型煤技术 2.1 生物质固硫型煤生产工艺 2.2 生物质固硫型煤燃烧特性 1)点火性能 可燃基挥发分比原煤高,进入炉膛后,生物质首先燃烧,使型煤短时间达到着火点,生物质燃料燃烧后体积收缩,使型煤产生很多孔道及空袭,形成多孔形球体。 2)燃烧机理 静态渗透式扩散燃烧 燃烧由表面及不断深入到内部,不会发生热解析炭冒烟现象。 3)固硫特性 生物质比煤先燃烧,形成的空隙起到了膨化疏松作用,使固硫剂CaO颗粒内部不易发生烧结,可使空袭率增加,增大SO2和O2向CaO颗粒内的扩散作用,提高钙的利用率。 可在较低的Ca/S下,使固硫率达到50%以上。 3 生物质热解与直接液化技术 3.1 生物质热化学转换 3.2 生物质热解技术 烧炭:少量空气进行热分解制取木炭的方法。 干馏(低温干馏500-580 0C,中温干馏660-750 0C,高温干馏900-1100 0C):隔绝空气的环境加热,制取醋酸、甲醇、木焦油抗聚剂、木馏油和木炭等产品。 快速热解:在缺氧的情况下快速加热,然后迅速将其冷却为液态生物原油的热解方法。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液体产物。 3.3 生物质热解过程与原理 1)生物质热解过程和产物 过程-a. 干燥阶段:120-150 0C,水分蒸发。 b. 预炭化阶段:150-275 0C,木材化学组成发生变化,不稳定组分分解为CO2、CO和少量醋酸。 c. 炭化阶段:275-450 0C,木材急剧热分解,产生大量产物,发出大量的反应热。 d. 煅烧阶段:450-500 0C,进行木炭的煅烧,排除残留在木炭中的挥发物质,提高木炭中固定碳含量。 产物--固体:木炭 液体:粗木醋酸,包括200种以上有机物,酸类、醇类、醛类、酯类、酚类、芳香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及胺类等。 气体:CO2、CO、CH4、C2H4 和H2 2)生物质热解的原理 包括分子键断裂,异构化和小分子聚合等反应。 3)影响生物质热解的因素 a.热解的最终温度:木炭产量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 木醋酸组成在270-400 0C变化较大,大于4000C变化不显著。 b. 升温速率:加热速率加快,木炭产量下降,焦油产量增加,最大可达80%的生物原油产率 c. 压力:在1.33Pa的真空下热解,不释放热量,3.15MPa热解,放大量的热。 d. 含水率:含水率过高,热解所需时间较长。较干的木材热解会放热较快,降低木炭产量 e. 木炭的形态:沿纤维方向的热导率比纤维垂直方向的热导率大。 f. 反应的气氛:采用过热蒸汽处理,可得到酸率8%。 3.4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 1)生物质快速热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研备课校本培训.pptx
- EZVIZ 萤石 智能锁Y3000FV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 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押题卷(含答案).docx
- 产业园区智能化规划设计方案.pdf
- 《旅游类学生就业指导:扬就业之帆 启梦想之旅》 模块三 了解形势,选择去向.pptx
- 新航道留学预备三级读写答案.pdf
-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PPT课件.ppt
- 2024广东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招聘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9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基于excite timing drive的汽油机多阀系仿真及优化研究浙江大学等.pdf VIP
- 2025届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许洛平)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