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三方物流理论详解.ppt
第三方物流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2章 第三方物流理论 第3章 第三方物流业务开发与方案设计 第4章 第三方物流经营管理 第5章 第三方物流项目管理 第6章 第三方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第7章 物流成本管理 第8章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 第9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第2章 第三方物流理论 2.1交易费用理论 2.2社会分工理论 2.3核心能力理论 2.4业务外包理论 案例:身边的交易费用 股票交易费用(上证A股交易费用) 开户费:40 元 / 户 投资者交登记结算公司 委托手续费:5元(按每笔收费) 投资者交证券商 佣金:成交金额的0.3% 起点:5元 投资者交证券商 印花税:成交金额0.1% 投资者交税务机关 过户费:成交面额0.1% 起点:1元 投资者交证券商 身边的交易费用(续1) 大学生找工作的交易费用 撰写并制作多份个人履历表,取得各种有关证明自己素质的有效法律文件; 获得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各种工作信息的费用; 参加各类招聘会费用;各种交通、联系费用; 与用人单位的谈判协调费用; 签订工作意向书的押金; 正式签订工作合同的费用; 工作合同的执行与监督费用; 一旦发生纠纷的解决费用; 工作合同的履行费用…… 以上这些费用是必须付出的,交易费用是支出,收益就是找到一份合适的或令人满意的工作,费用过高,人们就会放弃找工作,转而不工作或考研。 身边的交易费用(续2) 汽车公司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公司装配小轿车,需要外购汽车车身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专门供应汽车车身 他们之间是一种“虚拟”的协作关系 如果因市场需求,小轿车的产量需要扩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反应: 配合汽车公司,在不改变供货价格(车身)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 要挟汽车公司,提高车身价格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 不配合汽车公司,担心小轿车需求量会下降,可能造成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难以收回 在以上反映的情况下,汽车公司的行为应该是什么? 一、“交易”含义及其发展 1、亚里士多德对交易的论述 三种致富术:交易、畜牧业以及矿业、木材采伐业 三种交易:商业交易、金融交易、雇佣制度 《政治论》 2、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 (1)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2)交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的“物品的交换”,而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 (3)交易是不断的、反复的,具有必然性,类似于天然规则。 关于交易的类型 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买卖的交易过程必然存在谈判和交易后可能发生争执的问题。买卖的交易的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交易双方是一种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也含有一定谈判成分。管理的交易的一般原则是效率。 限额的交易,也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在限额的交易里,上级是一个集体的上级。(司法上的强制执行) 对康芒斯交易理论的评价 康芒斯将交易作为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分析单位,并区分了三种类型的交易。 康芒斯没有对交易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未认识到交易活动要付出代价。 3、科斯对交易概念的论述 科斯对新古典的质疑: 既然价格机制如此完美,企业内部交易这种方式为什么会存在?既然市场交易不存在费用,人们为什么还要组建企业,以便在企业内部由企业家来配置资源?人们在企业和市场之间进行选择,以企业取代市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存在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或“由企业家组织的交易”、“被组织的交易”)两种特性的交易。 (2)在多数场合是指较狭义的市场交换。 (3)企业内部交易主要指在企业内部通过管理职能进行的资源配置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市场过程的替代。 科斯:“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 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4、威廉姆森对交易概念的论述 “当一项物品或劳务在技术上可分结合部(interface)发生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 案例:凯雷收购徐工的交易过程(“相亲”案例) 2004年3月,徐工集团“招婿”。计划转让控股权(约85%国有股权) 慕名而来的“求婚者” 凯雷、摩根大通、卡特彼勒等洋“求婚者”;三一重工“本土求婚者” “洋女婿”与“土女婿”的竞标行为 徐工集团“崇洋媚外”,看上了凯雷“洋女婿”,即使三一重工的“彩礼”高于老外 2005年10月,凯雷以20亿元协议收购徐工85%的股权,而三一重工出价31.98亿元 2007年3月26日,凯雷以18亿元收购徐工45%的股权 二、交易费用 交易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