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理财业务发展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商业银行个理财业务发展探讨

内 容 摘 要 2001 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乃至信托公司等金融机 构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业务,尤其以各商业银行创办各种类型的理财中心、工作 室为代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理财热潮的势头。这当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 景:在微观层面上体现为超过12 万亿居民储蓄存款寻求出路、人口老龄化造成 对退休养老的担忧等;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为低利率时代的持续徘徊、无风险收 益率的持续下降、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动荡等。确实市场需求呼唤着合适的金融 机构能够为广大居民提供个人理财的咨询和顾问服务,为他们在正确制定人生 规划、合理安排消费信贷、量身定制投资组合等方面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 然而当我们考察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和产品 时,却发现这些机构理财业务服务能力普遍低下,理财产品多半是原有产品简 单包装,缺乏专业理财师队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金融业的行业性、制度 性的缺陷。基于这些问题存在,本文进行初步剖析,分析原因,探讨对策以期 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意义,有关个人理财研究文献的简要回 顾,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写作方法等。 第二部介绍个人理财业务的有关问题,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 构等理财业务供给主体的理财服务,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上最具有比 较优势结论。 第三部分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并分析 其原因。 第四部分介绍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经验,归纳三点启示一 是分析客户需求确定业务发展方向和重点,二是建立个人理财服务体系,三是 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理财服务能力。 第五部分提出改善外部金融环境,分三步走(基础建设、发展深化和完善 细化)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体系的构想,并结合当前个人理财市场 需求提出近期商业银行要做的理财热点业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策略 ABSTRACT Since 2001 the commercial banks,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the stockjobbers and even the trust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are busy with running personal financing business in succession, particularly the various types of financing centers and offices established by the commercial banks, which have brought forward a tendency of financing wave all over China. This certainly has its deep social background. On the microcosmic level, it displays the desires of those over 120,000 hundred million residents to find a way out for their saving deposit as well as the worries of the population getting aged about the days after being retired. On the macroscopic level, it clearly shows the wandering of the low interest rate ages, the continuous descending of non-risk yield, and the reformation and turbulence of the stock market etc. Definitely, the market need calls for the appropri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supply people with consultation and advice for their personal financing and service, to

文档评论(0)

canggu80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