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第 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佛的一个调查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 60%目标模糊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 27%没有目标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四年大学,精读了23本名著,写了30万字的读书笔记,对高中语文教材烂熟于心,坚持订3份专业杂志,摘抄了12万。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 笔试科目 1.综合素质 2.教育知识与能力 3.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面试(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八大指标: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面试形式:回答问题、模拟上课) 时间:5分+10分+5分 1.笔试(第一轮) (1)学科知识 (2)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理论(共九章)、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 2.面试(第二轮) 说课;模拟上课;答辩。 李进成,《班级有效管理密码》 钟杰,《一个学期打造优秀班集体》 相关资料 通常认为,按照年龄阶段区分的“班级”,始创于15-16世纪的西欧。在当时西欧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进行了班级组织的尝试。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伊拉斯谟。他在1519年描述了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学校情形:在一间圆形的教室里,将学生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安排在阶梯式座位上。 采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班级授课制)的真正奠基者,应该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中描述了他所设计的“国语学校”的教育方式。 (四)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自学教科书内容) 分析原因并提出你的建议 这个班级的特点是混乱与吵闹。老师不断尝试控制局面但却未完全成功过。命令甚至威胁都往往不起作用,惩罚的效果似乎也维持不了多久。 理论运用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年龄不过比我教的初中生大七八岁,兴趣也相近,所以课余我常和学生一起踢踢球,聊聊流行歌曲。老教师曾提醒我:“不要和学生太接近,否则他们就不听你的了。”当时我不以为然,不想结果真是如此:我教的数学学科缺作业的人数总是最多,期中考试成绩也最差。考试后我拉下脸训了学生几次,而且下课就回办公室,不再与学生说笑。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这些天我自己也不快乐,我该怎么办? 课堂讨论 理想中的班主任特点 1.班级 2.班级管理 3.班主任 4.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5.班级管理的功能和内容 6.班级构建的原则 7.班主任的素养 8.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p36) 思考题 * 2.目标一致的原则 被组建到同一个班的学生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否则,即使班级建立起来了,它也是不稳定的、缺乏凝聚力的。 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发展时期,班级的组建不仅要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而且要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定义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 1.管理者:班主任;学生;任课教师 2.管理对象:班级生活的全部构成方面,包括:全体班级成员;空间;时间;班级活动可利用的物质设施和资源等。 3.管理手段:实施班级管理的各种措施。 理论运用 郑渊洁:北京一重点小学竟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今年发生在北京一重点小学的真事:班主任要求同学匿名写出对她的感受,并保证不管怎么写她都不会生气。两位同学写了负面的。班主任阅后大怒,叫两人投案自首。全班无人吭声。班主任冷笑着念歌颂她的文章,念完一篇让文主拿走一篇。《风声》般的筛查。最后两负面文的主人暴露,从此噩运开始,生不如死。 问题:请你分析这位班主任的行为。 (三)班级管理的总体目标 第一层境界:维持班级秩序 第二层境界:营造学习氛围 第三层境界:形成班级合力 第四层境界:学会自主活动 第五层境界:提升生命质量 一线教师的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