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证型的研究 肾阳虚证:症见乏力、心悸、面色苍白、伴有怕冷喜暖、手脚冷凉、腰酸、大便稀溏、多无明显出血或轻度出血。舌体胖嫩,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肾阴虚型:症见乏力、心悸、面色苍白无华、手脚心热、盗汗、口渴思饮、出血明显、大便干结。舌质淡有舌尖红,苔薄,或脉细稍微。 肾阴阳虚两虚型:可有肾阳虚证和肾阴虚型的兼症。 中医证型的研究 我们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发现: AA 患者免疫、内分泌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 如: AA 肾阳虚患者FT3明显降低; 肾阴虚患者皮质醇、T细胞免疫和CD28、CD95明显异常; 相关免疫内分泌指标对AA中医辨证分型具有参考价值,有利于 AA 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标准化。 中医证型的研究 同时,我们观察到:肾阴虚组患者T细胞功能异常亢进甚于肾阳虚组,而且疗效差; AA患者不同证型对治疗的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别,肾阳虚型疗效(86%)明显优于肾阴虚型(73%)。 —— 韩惠杰 王运律 刘敏 等 补肾颗粒治疗慢性再障贫血51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2009 (41)12:323-325 中医证型的研究 —— 王运律,吴正翔。血浆T3、T4、皮质醇和慢性再障中医辨证及预后关系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8 —— 王运律,胡琦等。慢性再障贫血患者CD35、CD58水平的变化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2,23(5) —— 王运律,胡琦,朱宇清等。慢性再障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免疫学杂志 2002,18(4)303-305 —— 邓梃,王运律,胡琦等 慢性再障贫血患者CD8+淋巴细胞中CD28的表达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4,25(11) 中医证型的研究 —— 邓梃,王运律,胡琦等 慢性再障贫血CD8+淋巴细胞中CD28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探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25) —— 胡琦,王运律。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分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辽宁中医杂志 2005.8 —— 胡琦,王运律 血清补体含量在不同证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意义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5.9 —— 胡琦,王运律 CD55、CD59分子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证患者中的表达观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8 中医证型的研究 —— 刘敏,王运律,胡琦等 慢性再障贫血患者共刺激分子及Fas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辽宁中医杂志 2008,35(5):647-649 —— 刘敏,王运律,胡琦等 慢性再障贫血患者共刺激分子表达与外周血象相关性研究 北京医学 2008.30(6):3-4 ——刘敏,王运律,胡琦等 慢性再障贫血患者CD28共刺激分子及Fas的表达免疫学杂志2008.26(5):599 —— 夏乐敏,王运律,胡琦. 慢性再障贫血中医辩证分型与多因数相关性研究 陕西中医 2009(30)6:691-694 中医药治疗AA疗效机制的探讨 目前认为:中医药治疗AA的疗效机制是通过多靶点的作用。 如通过调控AA的异常免疫、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增埴或减少造血干细胞凋亡等,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中医药治疗AA疗效机制的探讨 中医药为主治疗AA的疗效机制与补肾中药能改善慢性骨髓障碍(CMA)造血微环境而提高CMA造血功能;和或通过调控 T 细胞活化与凋亡,使其异常得到改善,促进造血恢复等有关。 中医药治疗AA疗效机制的探讨 —— 王运律,吴正翔 补肾活血法对慢性骨髓造血障碍小鼠的实验研究 天津中医 1995;6:32-33 —— 王运律 韩惠杰 刘敏 等 补肾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28、CD95表达的影响。中医杂志 2010 (51)4:323-325 小 结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骨髓衰竭、造血功能障碍、血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 是血液系常见病、难治病之一; 现代医学治疗有效率为50%—70%; 部分患者因现代医药的副作用,或药品价格昂贵,不能耐受,或不能承受坚持治疗。 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审病求证、辨证施治、综合分型治疗AA,能取得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多能耐受。 中西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 述 血液在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概 述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800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个 主要生理功能 携带氧气HB-O2 以满足机体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的需要 贫 血 血红蛋白(HB) 男 低于 120 g/L 女 低于 110 g/L 孕妇 低于 100 g/L 一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