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分析笔记
弗洛伊德通过独创的“自由联想”,从病人的笔误、口误和自己深入的观察中,对许多心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推断,形成了精神分析学说。
人类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原则如下:
包括遗传的性格构造在内,人心理的发展是由幼时的经历决定的。
人类的行为,经历和认知大部分是由非理性的欲望所决定的。
这些欲望大多是无意识的。
试图将这些无意识的欲望引至意识层面会引起自身保卫机制的心理抵抗。
意识与潜意识(被抑制的)之间的矛盾会引起心理疾病如精神衰弱等。
这些被抑制的潜意识可以通过专业手段来使患者意识到。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最致命的弱点是它忽略了外在的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而把人格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可以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封闭的体系。同时弗洛伊德对性因素的过分强调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无意识大部分是本我的范畴,也有包括自我和超我的一小部分内容。
前意识大部分是自我的内容,是自我隐藏,但通过注意就能出现的部分。但它也包含超我的一部分内容。
意识主要是包括自我表现和超我的可意识层面,包括个人的自我意识、感受等。本我是个体原始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简单快乐原则。也就是说它需要满足时就马上希望得到满足。
自我是指个体为了调和周围世界和内部驱力通过暂停或停止快乐原则,追随客观环境的现实原则而发展出来的意识状态。它需要满足时会愿意有一个等待的过程。它遵循现实主义原则。
自我一般是延迟本我的即时需要而产生出来的意识水平。
一种观点认为自我的范式与本我同时存在,然后发展强大。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
以上两种都属于经典概念的说法。
超我是来自外在环境的道德等影响而产生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理想原则和完美主义原则。超我是社会性的,它会以良心等形式表现。
对于超我开始发展的时间在精神分析学派中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超我是在6岁开始酝酿形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超我是10岁左右开始形成的。 本我做为个体早期的基点,它遵守快乐原则,然后在个体和现实环境的互动和适应发展中出现自我,以开始适应现实原则。
主要表现为幼儿的本我遵循的快乐原则是即时快乐的方式——初级思维(想得到就立即要得到)——这可能和现实环境情况不合拍,因此在成长中出现延迟获得快乐的次级思维(想得到但会不要求立即得到),这样自我就开始崛起和发展。
在大约六岁以后超我的力量开始崛起。这主要是社会道德等的加入个体内部的竞争,在自我的基础上发展出超我,所以超我应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但它又反过来制约自我。
在6岁或10岁这个年龄段,正是个体的主观分化,能够感受他人的感觉和想法与自己的感觉、想法可能有所不同的年龄段的开始或者完成的阶段。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自恋心理防卫机制(一级防卫机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个人在婴儿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机制。早期婴儿的心理状态,属于自恋的,即只照顾自己,只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加之婴儿的 “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轻易地否定、抹杀或歪曲事实,所以这些心理机制即为自恋心理机制。一名成年人还运用“自恋机制”来进行自我心理防御,是很危险的。不成熟心理防卫机制(二级防卫机制):此类机制出现于青春期,成年人中出现也是属于正常的。包括内向投射、退化、幻想等。神经性心理防卫机制(三级防卫机制):这是儿童的“自我”机制进一步成熟,在儿童能逐渐分辨什么是自己的冲动、欲望,什么是实现的要求与规范之后,在处理内心挣扎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成熟心理防卫机制(四级防卫机制):是指“自我”发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现的防御机制。其防御的方法不但比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处理现实的困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这种成熟的防卫机制包括压抑、升华、补偿、幽默等。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里去作用。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绪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purposeful forgetting),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natural 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样。
压抑作用,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已把事情忘记了,而事实上它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某些时候影响我们的行为,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事情。例如,李老师的岳母相当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推荐.docx VIP
-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课PPT课件.pptx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市选拔赛理论参考题库答案(陶瓷文物修复师339题).docx VIP
- 2024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真题试题分析及范文讲义.pdf
- 规培考试之公共理论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车辆维修服务方案1.docx
- 铆工讲义1__基础知识,工具,基本划线.ppt
- 凯捷-长安汽车平衡计分卡项目建议书-20130310.pdf VIP
- 如何提高企业员工忠诚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