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研究.docVIP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研究.doc

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图) 文章来源:蓝白蓝网???? 2010-05-11 10:06???? 一、引言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笋岗路与泥岗路之间的洪湖公园,在建园之前,是用来调节布吉河洪峰的一个滞洪区,属深圳市水利部门管辖。当时滞洪区的调洪能力达250万m3,滞纳上游约42.72的汇水面积,缓解了在多雨季节洪水给人口密集的城区所造成的压力。但多雨季节(约1个月)过后,滞洪区就不起滞洪作用于是,1983年深圳市政府决定,利用滞洪区建造一座以荷花为主题,集游乐、水上运动为一体的市政公园。为了净化公园水体水质,近10年来,洪湖公园向国内外广泛引种荷花、睡莲、王莲、萍蓬草、莺尾、水竹芋、纸莎草、泽苔草、芦苇等20余种水生植物,围堰种植,初步形成了以荷花为主景,而睡莲、王莲、莺尾等水生植物为衬景的园林水景园。分布在公园三级湖面的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等景区。还有在莲香湖北岸建成面积102的人工湿地,种植10余种湿地植物,调节公园在冬季湖区的水位,以满足陆地花木灌溉用水。因此,利用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基本改善了公园水体质量,水体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修复。过去乱、脏、差的滞洪区,如今旧貌变新颜气且一年四季鸟语花香,为周边市民创造了一个舒适、优雅、清新的休闲环境。 二、公园水体污染的历史背景 1、双重功能所造成的后果在建园之初,深圳市政府就决定,洪湖公园在防洪期间发挥滞洪功能;而滞洪结束后则恢复公园游乐、休闲的功能。这具有双重功能的决策给公园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首先滞洪期间,上游布吉河泛泛的洪水直接倾入公园的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陡长的洪水使整个公园成为一片汪洋,飘浮物成灾;其二,洪水消退后,由于湖底面积大,凹凸不平,积蓄污水,孽生蚊虫,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狼藉不堪时间一长,满湖臭气熏天,游人握鼻而过,影响了周边市民的正常生活;(如下图所示)。 滞洪期间,一片汪洋,绿化树木全被淹没 退洪后,泥砂填高了湖床 2、整治后湖床再次积淤 每年滞洪功能解除后,大量的泥沙倾入公园且沉积湖区。为此,1990年市政府拨款对洪湖公园湖底积淤进行全面整治。整治后的洪湖公园其蓄水量约40万m3但1993年、1994年洪峰通过时,因上游布吉河周边地区植被条件差和人为砍伐树木泛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布吉镇东北面大规模土地的开发,以致洪水的汇流方式改变,汇流速度加快,洪峰逐年增加,泥沙和污染物再次沉积湖底、湖床抬高,蓄水量减少,水体环境严重污染。 3、水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洪湖公园类似于锅底状的地形地貌,成为储存周边污染源的集中地。公园的污染源来自两方面:一是布吉河上游排出的生活和工业污水,占公园污染负荷的80%;二是公园附近的水贝工业区和康宁医院小区,因排污管网不完善,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雨水混合一起排进园内,约占污染负荷的20%。导致整个公园的湖水发黑.且停留的时间长,公园环境十分恶劣。1990年初经环境监测部门取样分析,湖水悬浮物806mg/L,生物耗氧量63mg/L,而溶解氧每升仅有0.23。因此,鱼虾无法生存,则成了蚊虫擎生之场所。1991年清淤整治后,湖水质量曾一度好转。又因1993和1994年滞洪,加之排污管设计不合理,时常有排泄物淌入湖内,使湖水再度污染。于1997年7月通过市环保部门定点取样测定,按《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所测定的几项主要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T-N、T-P等全部超过GB3838-88V类标准(见表1),其结果仍不令人满意。 表1 洪湖公园水体质量测定(1997年) 三、种植水生植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1、水生植物种类及净化功能 洪湖公园以荷花为主题,因而大量种植荷花、睡莲、王莲等水生植物改善水体质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诸多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对水体水质有明显的净化效。十多年来,我们从武汉、杭州、南京、香港、广州等地引进30多种水生植物(包括品种),分别种植在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研究表明,这些水生植物对水、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分解作用。 据实地观察,莲香湖、静逸湖的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1997年从仙湖植物园引进药菜时,带来少量的茨藻(川司白smarina)等沉水植物在静逸湖自行繁衍,1998-2002年扩展到整个湖面。这一期间静逸湖的水质几乎达到饮用的程度。但茨藻与荷花、睡莲互相排挤,争夺生长空间;为了考虑景观效果,最终用人工割除茨藻,不久水质渐渐下降,说明茨藻等沉水植物对水质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2001年8月将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的水质抽样测定,其结果:化学需氧量(COOCr)、生化需氧量(BOO5)、氨、磷等几项主要指标均达到GB3838-88V类标准、有的接近GB3838-88Ⅲ类标准(表2)而种有茨藻的静逸湖,其水质明显地好于莲香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