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国 家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怎么回答? 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何为“国家”? “国家乃是人民的事业,但是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会的组合体,而是人们基于法律的一致性和权利的共同性基础上的共同体。” ---[古罗马]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 第一节 国家理论 一、国家观的发展 二、国家的本质 三、国家职能与国家能力 一、国家观的发展 汉语中的“国家”至少有三种含义: 一 是领土意义上的“国家”; 二 是民族意义上的“国家”; 三 是政权意义上的“国家”。 在国家理论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是政权意义上的“国家” 。 “国家”: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大夫的封地称为“家”,皇帝则为“天下”。 “国家”一词在中国的演变。 秦汉以前,“国”与“家”有不同的含义,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大夫的封地称为“家”,天子的统治区域称为“天下”。秦统一中国后,国家与天下通用。需注意的是,在古代并无真正的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而只有“天下”观念,权威的源泉和中心则称为“中国”。如“蛮夷”之说。 参考资料:《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参见葛兆光著,《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关于国家起源的不同分析 1、国家神权说; 2、社会共同体说; 3、国家契约说; 4、国家统治说; 5、国家要素说; 1.国家神权说 国家是由神或上帝直接或间接创造的,是神或上帝为了保护人类而创造的。统治者是上帝在世间的代理人,人民应绝对服从之。除了神或上帝,君主不对任何人负责。 国家神权说在东西方的封建社会都很发达 汉朝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论”奠定了中国的国家神权说的基础。在中世纪的欧洲,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上帝是人和人性的创造者,因此国家来自上帝的创造。 国家神权说有利于那时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有重大影响。 格劳秀斯说:“国家是一群自由的人民,为了享受法律上的利益和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而结合的一种完善团体。” 拉斯韦尔和卡普兰给国家的定义是:“国家是一种有主权的地域团体。” 美国最高法院对国家的规定是: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为了共同利益,安享其所有的一切,并对他人维持公道,而结合在一起的团体。 3.社会契约说 社会契约说是17世纪、18世纪最有名的政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霍布斯 洛克 孟德斯鸠 卢梭 他们都是对神权说的直接否定。 社会契约论——国家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而形成的社会契约。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 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 社会契约说引发了新的国家的诞生,因此,它的历史进步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自然状态是不可论证的假设,自然权利主要是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4.国家统治说 国家的存在就意味着政府的存在,政府是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机关。因而,不少学者从统治意义上来认识国家。 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国家是暴力的化身。……它的本质就是命令和强迫。” 布丹:“国家是受一种最高权力和理性所支配的家族及其共同事务的一种联结体。” 国家统治说表明了一些国家的统治特征和统治手段,但并不能科学地揭示国家统治的本质。 5.国家要素说 国家要素说分为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 三要素说认为国家是人口(居民)、领土(土地)、主权(权力)三者的联合体。 四要素说是在三要素基础上加一个政府。 国家要素说实际上在以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来代替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以此来模糊国家的政治性质及国家统治的阶级本质。 西方学者对国家政权本质的探讨,往往都是将人的本性与国家的本质联系在一起考察的。如柏拉图认为,真正的人都要过正义的生活,因此城邦的本性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城邦动物”,而城邦生活就是最高的善;马基雅维里把个人的善与国家政权的运作区别开来;霍布斯从人性恶出发,为国家的产生提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