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得师魂正已身
安得师魂正已身
与李成福老师从未谋面,但我还是这样称呼先生了!堪为师,须德才兼备,且以身示范。成福先生率为楷模,所以断然奉为老师。
中国论文网 /5/view-7157108.htm
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朋友送了我一本《北坡堂存稿》。与每次捧获赠书一样,择一安静时日,通读序跋,将推荐篇章细嚼一二,或甘饴或诲涩或无趣,尔后,便知有无进一步详读的必要。然“存稿”却让我一读而不可收。复读、研读、吟诵、摘录,且时不时因为某些篇章而陷入深思之中。
全书共分“杂咏”“飞鸿”“稗记”“酬唱”“闲文”五辑。
“杂咏”一辑,共20篇,前8篇记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者在海原杨明中学任教期间,对乡村人、事、物的抒怀。后12篇为作者进入市文联至退休前后的作品,主要是对社会、工作、家人、朋友之情的真挚讴歌。主要采用了古体诗的方式,或直白或温婉地表达了发生在作者身边真实的感人故事,一位从乡土、大田里走出来的文化人对社会底层人物悲惨命运的无限同情和美好祈愿。对朋友的慰勉,对往事的回味,情真意切,溢于言表。“又值岁尾事纷繁,官样文牍积如山。”同事间不理解者居多,而作者却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境况去思量和慰藉,实属难能可贵。“案头料理文思畅,笔底行云流水欢。”在切身体会同事工作繁杂的同时,又不忘勉励与欣赏,亲手制卡并题诗祝贺,实在不是什么“应景”之作,而是用一颗滚烫跃动的心在抚慰、在温暖!
“飞鸿”一辑,节选了12篇作者从事《六盘山》编辑工作以来,与各位作者、领导、同事、朋友间的往来书信,有长者教诲,领导叙旧,大师推敲,才俊抒怀,同事戏言。其中,仅对作者的称谓就饶有趣味。“尊敬的李老师,李老师,李先生,成福,成福兄,李成福,成福老弟,老人家”等等,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年少后生景仰,文界泰斗诤言,还是同室好友调侃,无不体现了作者敬业供职,谨慎做人,谦逊习学,竭力育人的美好品行和厚德修养。
“稗记”一辑,作者将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8宗奇事趣谈囊于期间,“仿明清笔记体”事无巨细,人籍,事由,时辰,地域,据有可查,一言概之,截选断面精准,表现人物传神。犹以《哈什穆轶事》主人公“四处流浪,乞讨为生”“家长托付一袋炒面,哈什穆辄负几百里送至,虽自身饥寒,却不动丝毫。”“世间竟有如此落魄而磊落之人,羞煞肉食寡德者也。”这就是散生于山坳间的稗草,在他们自然长成的岁月里,家乡造就了其向善的“美德”,这些不易跌入常人眼帘的超弱势群体,作者竟能为他们树碑立传,足见作者悲天悯人、亲近乡野的高贵品质。
“酬唱”一辑,录选的42篇文章,均受事主盛邀,主要有序言,贺联,贺词,寿词,碑文,悼词等。纵观力作,结构严谨、构思精妙,观点朴实,情感笃厚,竭力表达了事主的感受与愿望。每一篇文章皆系作者的倾力之作,无论立意还是遣词,都是作者认真玩味与推敲的,堪称典范之文。如一贺词:“亲翁怀真夫妇生于公元一九三八年,岁次戊寅。青春结缡,白首偕老。艰难草创,秉持家风,耕读继世,抚育子女,俾各有成,厚德清望,遐迩有闻。晚年欣逢盛世,榴花献瑞,金萱焕彩,亲朋家人寿堂同贺,亦喜事一桩!拙笔记盛,聊作纪念。”作者的文学造诣和国学功底因为本辑而被推崇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一些不太常用的生涩古字,作者却能信手拈来,语意通达,文采斐然。研读这些古意盎然的范文式作品,对每一个喜爱写作的人来说,都将终身受益。
本辑共收录了17篇序言,相信这不是他的全部序作。作为一名文学期刊编辑,本来天天就与一些生硬的文字打交道,相似的劳动,纵有再好的耐心也难免烦腻,而作者却事无巨细,甚至为一些非文字行业的内部征文小集而爬罗剔块,焚膏继晷,这样的敬业精神,实在让人动容!“这本集子的作者大多是初学者,憋足了劲想施展各路拳脚,这种心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瑕瑜共存。”“朱平也是身为平民,心忧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有隆中遗风。”从这样的评点文字中,我们可以切身地感受到作者对文学爱好者的殷殷垂爱之意,为家乡文学事业发展的拳拳眷顾之情。
最后一辑“闲文”,收录37篇精美散文。名虽为闲,实则为要。因为《魂系坦途》故乡修通了公路。因为《一杯茶 一封信 一个村庄》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因为《乡村阴阳》让外面更多的人知晓了大西北乡村阴阳的轶事诡迹。本辑文字作者的写作思想和动机是瞄准了家乡的山水物什、父老乡亲、风土人情。就像作者的雅号――北坡堂主一样,把自己始终当作家乡的一分子,并因此而付诸一生。在《我的“民间行为”》一文中,作者写道:“本就是一介草民,却有幸混得了一份“皇粮”“每年的春节一定要回乡间老家去过。家里的老人孩子需要我,邻里乡亲需要我。……我能给乡亲们苦焦的日月里创造一点快乐,让他们年头节下有个念想和盼头,微躯复有何求!嗓子哑了,腿肿了,甚至贴上些钱,一概不足挂齿。一个人能为众人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