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不明”的“大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触摸“不明”的“大明”

触摸“不明”的“大明”   【摘要】《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的作者认为“明代商业出版打破了两千多年来精英文化独断的局面,实现了传统的主流文化、启蒙思潮和大众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格局”。这一结论是否成立?读者见仁见智。对笔者而言,该书介绍明代商业出版的类型:通俗文学、日常类书及生活实用图书、蒙学读物、科举考试用书,很有意思。尤其是科举考试用书和大明王朝的关系,也许能矫正一些人对八股文的成见。 中国论文网 /5/view-7181788.htm   【关键词】明代;商业出版;《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   【作者单位】杨河源,佛山电视台。   随着年龄增长,笔者越来越青睐非虚构的作品、材料丰富的读物。笔者今年翻阅的《中国古代社会》《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西方将主宰多久》《古代器物溯源》《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文物小讲》《万物》《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中国古代建筑史》《日知录》《邓之诚文史札记》《进化的证据》《大灭绝时代》《故宫退食录》等,都算得上材料殷实、推理缜密、结论谨慎,大体可以归为学者写作。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也属于学术著作,主题是笔者比较关心的明代。“大明”沦亡去今已经370多年,但它的“创造”,却结结实实地影响到当下,想不关心都难。譬如严格的户籍鸿沟,虽然稍微松动,但离填平之时尚远。而离乡需要“路引”,30多年前出门,同样必须,只是换了个名称叫“介绍信”。本人稍微可靠点的家族记忆,仅能追索“南昌筷子巷”“朱洪武”等几个词汇,也跟“大明”有关。大革命和历次运动,已经将吾乡像篦子一样梳理了好几遍,村子里连一处一百年以上的建筑都不存在,我偶然发现的半块迁村祖的墓志砖上,有“大明”印记:“大明成化元年……杨公守道之神……”,砖侧勒有:“大吉荫子荫孙”。   类似的零星记忆,指向在朝堂之上褪下裤子打大臣屁股的大明。难怪帝国末日时,士人领袖钱谦益都要怕“水冷”的――为一个公然羞辱读书人尊严、将知识分子当奴才的朝代殉节,当真愚不可及。礼尚往来,这道理孟子懂,“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完全忽视“君权神授”,如此彼亦人也此亦人也的论述,对出身卑贱一直耿耿于怀的洪武大帝,当然格外恼火,要将孟子逐文庙,要删《孟子》:“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   孟子“不免”,不可一世的帝国,当然也不免。崇祯煤山自缢之前感叹:“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亡国”的果子谁种下?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管,以管理皇家内务的内阁大学士出任宰辅,秘书政治由来有自。始作俑者,洪武皇帝怕是难辞其咎吧?悖入悖出,悖出悖入,因果循环,大明也不例外。但大明的很多事儿,至今仍多一面之词,譬如三宝太监之下西洋,至今是作为国力强盛的表征,百度百科还要争“海权论”的首倡之功:“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凭借帝国国库组织豪华国企,郑和一路充当善财童子,以高出市场价十几倍、几十倍的价格,扰乱了西洋市场;将宋元以来,闽粤商人胼手胝足、含辛茹苦建立的贸易点扫数拔起;将虽然风波险恶但梯航不断的贸易线路――也就是今天学界、社会盛称的“海上丝路”秩序,搅成一团乱麻,将海权拱手让给欧西。可怜明朝大臣们,郑和之后半个世纪的成化年间,一半的俸禄还是郑和天价购置的奢侈品胡椒、苏木!这些扫兴话,没几个人愿提,没多少耳朵愿听的。   同样,八股文作为空洞无物的文体,梁启超先生认为“民之愚,过之弱,皆由于此”,过来人都如此看八股,八股欲不误尽苍生,岂可得乎?伟大领袖一篇《反对党八股》,更是将“八股文”牢牢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超生。至于何谓“八股”?“八股”何以祸国殃民?那是不必细考的。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以学术的套路,分析了明代商业出版的基础――宋元商业出版、明代商业出版兴盛的背景和原因,介绍了明代重要商业出版中心、经营状况,概括出明代商业出版与思想文化及社会变迁的关系,因而,作者认为“明代商业出版打破了两千多年来精英文化独断的局面,实现了传统的主流文化、启蒙思潮和大众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格局”。这一结论是否成立?读者见仁见智。对笔者而言,该书介绍明代商业出版的类型:通俗文学、日常类书及生活实用图书、蒙学读物、科举考试用书,很有意思。尤其是科举考试用书和大明王朝的关系,也许能矫正一些人对八股文的成见。   八股文在明代就遭到不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