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孔飞力的中国不了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学家孔飞力的中国不了情

汉学家孔飞力的中国不了情   2008年,笔者的《孔飞力中国学研究》一书出版,我在书末写道:“祝愿孔飞力先生安享退休生活,在新英格兰自由美丽的天空下,闲适地继续与中国保持亲密的文化联系。”孔飞力教授于2007年从哈佛大学荣退,2008年,他的最后一本大作《Chinese among Others: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出版。   事实上,孔飞力先生的最后岁月,在新英格兰地区马萨诸塞州一个名叫贝德福德的小镇老年公寓里,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直到2016年2月11日傍晚,停止呼吸。据他的老朋友柯文教授讲,孔飞力最后连开口讲话和起身都十分困难,这对一个临终的老人也许是正常的,但对于敬重他的中国学者来讲,我们依然十分好奇,这颗智慧的大脑究竟带着什么样的关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新研究构思离开人世?他有没有留下如他的老师史华慈那样一篇充满人类大情怀的遗文?   1999年,孔飞力在悼念史华慈的短文中,对老师充满了敬意,称史华慈把学生当作与他一起研究重大历史问题的探索者。史华慈深信,凭着同情的了解和诚实,是可能跨越时间和文化的巨大鸿沟达成理解的,这二者是普遍的人类意识。正是史华慈的这一信念,给予了孔飞力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信心。   《叫魂》:史学经典,谁人再续?   孔飞力先生1933年9月9日出生于伦敦,成长于美国,毕生献给中国历史研究。他的祖父是从德国移民美国纽约的皮货商,父亲曾是《纽约时报》伦敦站总编辑,母亲1920年代是《纽约客》杂志和《现代历史》杂志编辑,夫妇二人曾多次到亚洲和苏联访问考察,以DeliaFerdinand Kuhn的名字出现于报端、书籍之上。   孔飞力对亚洲的最初兴趣来源于父亲。1952年,其父在日本担任摄影记者,1954年,孔飞力毕业于哈佛大学。可能因为父亲的关系,他在大四那年学习了日文。大学毕业后,孔飞力到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又学了一年日语和日本史。也许他原本是要研究日本的,但人生的轨迹后来却偏向了中国,而转机是他在1955年夏回到美国后在位于加州Montery的军队语言学校中一年的中文学习。   1957年随着反共参议员麦卡锡去世,麦卡锡主义寿终正寝,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鼓励美国学生学习包括中文在内的七种最急需的外语,推动了包括中国研究在内的区域研究的发展。在《国防教育法》刺激下,美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增长,美国政府和卡特、洛克菲勒、卡内基等基金会,为各大学建立中国学学科提供了大量经费资助,新的职业机会以及难学的中文和悠久的中国文化对智力的挑战,吸引了一些极有才华的青年学生,孔飞力正是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步入中国历史研究的殿堂。 孔飞力 (1933-2016)   孔飞力服役三年,后来18个月是在东海岸服役,其间还在乔治城大学攻读硕士,并于1959年获得硕士学位,随后进入哈佛大学历史学与远东语言研究所师从费正清、史华慈,1964年以一篇《中国太平叛乱时期的民兵:团练的理论与实践》获历史与远东语言博士学位。1962年他与华人女子Sally Cheng结婚。他的第二任妻子Mary Smith曾是哈佛燕京学社职员,曾在柬埔寨工作,熟悉东南亚,这对孔飞力的移民史研究是有帮助的。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孔飞力是很神秘的,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细节触摸到生活中的他是怎样一个人。孔飞力一生主要出版了四本书,每一本书都献给特定的人。第一本《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军事化与社会结构》(1970)献给父母,第二本《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1990)献给他的第二任夫人,第三本书《现代中国的起源》(2002)献给恩师史华慈,第四本书《他者中的华人:现代移民》(2008)是献给他的三个子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飞力心中最重要的几个人,不外是父母、恩师、夫人和子女。   2004年9月至2006年1月,笔者在哈佛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有幸当面请教过孔飞力先生,并听过他的“阅读中国档案”和“海外华人”两门课,感受到孔飞力还是一个热爱学生的好老师。他对学生和蔼又严格。我还清晰地记得他每次拉长声音柔和且面带微笑地叫一个名叫“Max”的大男生发言的神情,简直就像一个宠溺孙子的爷爷。他在课上对钟人杰(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档案解读得非常深刻且有声有色,我觉得他完全可以写出《叫魂》的续编,可是他对我说:“我要把这个研究课题留给我的学生,希望我的学生来写!”   他自己的研究得益于对中国清宫档案的研究,这当然要归功于1980年代以来中美学术交流合作的正常化,特别是中国历史档案向世界的开放。所以,他在教学中一直特别推崇学生们重视档案研究,分析历史档案的特点,告诉他们窍门,鼓励他们踏踏实实地利用档案做扎实的研究。他在哈佛最后一次的海外华人移民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