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赏析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 ●总体环境布局 ●建筑分析 ●建筑色彩 ●建筑材料 ●建筑采光 ●大门 ●中央大厅 ●八角茶亭 ●展厅屋顶 ●水幕墙与莲花池 目录 ●悬臂楼梯 ●景观 ●景与借景 ●假山石景 ●灯 ●建筑空间的几何性 ●从剖面欣赏几何元素的提取 ●建筑与水巧妙组合 ●结语 ●博物馆的夜景 2006年10月建成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博物馆新馆 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的东北隅,与世界文化遗产(明)拙政园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是传统建筑的提炼版, 是现代和传统完璧的结合。在新馆的设计上,贝聿铭所贯彻的原则是: 中而新, 苏而新, 不高不大不突出。 总体环境布局 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 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 中央 西部 东部 建筑分析 贝聿铭以“园林式”的空间为组织形式,将建筑平面展开、廊道串联为基础,把室内外空间作为整体,以视线设计作为核心的一套设计手法进行空间组织的划分。参观者通过前院进入中央大厅,大厅往南是入口,勾画出一副苏州老街的画面。 新馆的外观形象与展示内容相辅相成,建筑艺术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清晰的体现了中国人“和”的意识,“和谐”的审美倾向,使新馆不强调单体的突兀,着重与群体建筑逶迤交错的空间层次感。 “和谐”的审美倾向,使新馆不强调单体的突兀,着重与群体建筑逶迤交错的空间层次感。遵循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重视整体的有机性以展示出的群体魅力。 建筑色彩 用白墙灰瓦降低传统白墙黑瓦的对比度。而灰色由黑白两色调和而成,意为中庸,新馆的这种色彩搭配,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内涵。 建筑材料 虽然形式布局上都是借鉴了江南院落组合,但在建造之时,建材的选用并投有用传统的木料,而是用钢和玻璃取而代之。苏州博物馆新馆里到处可见三角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构成。贝聿铭在设计建筑时,将坡顶设计成几何形体、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古建豹斜屋顶,又突破了传统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不足。 建筑采光 馆内顶部使用自然采光。将坡顶设计成几何形体、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古建豹斜屋顶,突破了传统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不足。 将光线通过落地玻璃引入展厅 大门 “大门的处理很重要, 大门要有气派, 但又得有邀人入内的感觉。” ——贝聿铭 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 门面不算突出,入馆前有一庭院,宛约而舒朗,正如园林设计总欲言又止。 中央大厅 中央大厅是博物馆的重心所在,游客由此可分别进入展区、办公区和茶室。同时,游客可在此眺望入口大门和主庭院的山石水景。 贝聿铭打破苏州民居方方正正的传统,将它设计成八角大厅。这种对苏州传统建筑以及中国传统几何形状的转变,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 中央大厅 大厅顶部的米字形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它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但是这不仅是出于美学考虑,而是结构的原因。通过精密计算之后, 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中承载负荷, 从而形成了无柱空间。 八角茶亭 在新馆湖水的一侧,那个设计得雅致幽静的八角茶亭,是设计师童年的记忆。将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