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深处的琼库什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路深处的琼库什台

丝路深处的琼库什台 道路上闲聊的村人 中国论文网 /7/view-7216839.htm   河水冲撞到石头上,发出激越的声响。沿着库尔代河向东南方向走,就是历史上贯通南北疆的重要通道之一――乌孙古道。乌孙古道北衔准噶尔盆地,南控塔里木绿洲,是贯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是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争夺的宝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之一。琼库什台就是这一条古道上的北入口。   “琼库什台是什么意思?”我问曾在琼库什台村当过村支部书记、走遍这里的山水的特列吾哈布力。他仰着苍黑的脸庞,想了一会儿,说:“意思是巨大的鸟的山谷。”他接着张开双臂比划,“这里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鸟。”根据特克斯县文物局资料显示,琼库什台,蒙古语意为“大桦树沟”,哈萨克语意为“有很多老鹰的大台子”。   当车辆从特克斯县城走过一道又一道的盘山路,穿行过绵延不绝的山谷台地,绕过松柏苍翠的松林,又行驶了90公里山路后,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琼库什台村到了。 打馕 撵毛线的老人 欲要穿行古道的牧群   站在村南的一处高于村子的山包上向下看,对于这个山间村庄名字的解释,无疑都是可信的。山脚下的村庄,房屋沿着河沟向东西两侧延展开,中间一溜房屋又沿山谷向北面伸出――果然是一只张开双翅的大鸟。而村庄里,高大的桦树已在深秋里落尽了叶子,只把光秃秃的树干戳向天空。只是没有看见盘旋的苍鹰,但依照苍鹰多飞身于高山雪岭这一生活经验也大可相信,村子上空是常有苍鹰起落的,因为南北一壁就是巍峨覆雪的高山,凛然透着寒意。   村南桥头一座石头上刻着大字: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琼库什台。 收拾转场家当的牧人   秋意正浓,村庄安静到能听到从乌孙古道上飘来的阵阵马蹄声。   古道驿站   村子的南面有一条河,叫库尔代河。河水冲撞到石头上,发出激越的声响。沿着河道向东南方向走,就是历史上贯通南北疆的重要通道之一――乌孙古道。乌孙古道北衔准噶尔盆地,南控塔里木绿洲,是贯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是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争夺的宝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之一。琼库什台就是这一条古道上的北入口。   关于这条古道,最为有力的佐证是发现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座汉代碑刻。碑刻立于东汉永寿四年,即公元158年,位于拜城县黑英山乡卡拉塔格山麓的博孜克日格沟口。这里曾是汉代以来龟兹北通乌孙的一处孔道。汉朝在此隘口修建亭障,而此名为“刘平国治关亭诵”的碑刻正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物。它记述了东汉西域都护龟兹左将军刘平国率领“秦人”(即汉人)孟伯山、狄虎贫、赵当卑等六人在此凿岩筑亭,稽查旅行,并于东面修筑乌垒关城等事迹。   关于这条古道还有一段佳话,与古道沿途的旖旎风光一样,被传为美谈。   故事的主人公是远嫁乌孙的汉家公主解忧公主的长女,名叫弟史。弟史仪容端庄,举止优雅,从小跟母亲学习诗书礼仪和音乐,擅弹琵琶。 村子里的木屋   公元前71年,解忧派弟史率擅长乐器的艺人经乌孙古道,前往长安学艺。沿途经过龟兹。因交换通关文牒,年轻的龟兹王绛宾得知内心倾慕已久的弟史公主即将到来,就亲率大队人马在拜城黑英山为弟史一行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晚上,还特设宴款待。宴会开始,他有意邀请龟兹的乐师演奏了独具龟兹风韵的各种乐舞,以示爱意。弟史听后极为赞赏。绛宾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乐师,他演奏了一首自己创作的乌孙曲,优雅自如、风流尽显。随后,他相邀弟史弹奏一曲琵琶。弟史欣然应允。琵琶如行云流水,缭绕四周。宴会上掌声雷动,赞誉不绝。一时二人各自倾心,两情相悦。   绛宾随之在弟史逗留龟兹期间快马加鞭遣使乌孙求亲。解忧公主应允了这门亲事,并上书汉宣帝请求应诏。随后二人成婚,琴瑟和鸣。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绛宾和弟史二人又一同赴长安,学习汉乐。归来后,绛宾即“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   如今,这条古道仍有人流过往穿梭。五湖四海的人们因为它的险绝、壮美和厚重的历史前来琼库什台,穿越乌孙古道。   木屋人家   当年,从乌孙古道上穿行而来的还有一队人马。19世纪,生活于现今哈萨克斯坦的阿勒班部落的一个细小分支因为不甘于忍受沙俄的压迫,在首领霍杰开和叶森开勒德的带领下,离开原牧地,沿乌孙古道迁往伊犁。当他们到达琼库什台时,所看到的是一个生长着高大桦树、沟南有着终年不绝的河流、四周环绕着茂盛草场的沟谷。这是一处理想的定居之地,于是,他们安顿下来。初在此生活的只有100多人。而今,经过200多年发展,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哈萨克族村庄,有430户人家,2 000多人口。   村庄外貌极有特点。一座座木头房屋沿河道、沟谷散落,没有生硬的围墙,每一户人家都自然地与草木、山水为邻。   单看这一座座木头房屋,也与别处不同。房子多是由整根原木,或者将原木从中间一分为二,通过掏、榫、拱等各种工艺搭建而成,两木相接之处再用羊毛和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